刘岂之苦笑:“鸿轩兄大可拿我的头颅去交差,这样裕王也不会太为难你们。不过,来世的时候,岂之不想在死在自己人的手里了。刘岂之的这颗头颅,来世就悬在国门之上吧。”
说完,刘岂之轻轻一笑,手中大刀抹向了自己的脖颈。一代绝世武将,就这样自戕了,莫过于是一种遗憾。
撼山军在包围武安军残余人员以后,放建王离开了。但可惜的是,武安侯死了。很多武安军的人也死了,他们没有死在北梁蛮子的手中,却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
建王离去后,当时已经是副统领的张和风,立马将准备逃跑的苏正府儿子抓了起来。
顾鸿轩看着面露惊恐的苏正府之子,叹了口气说道:“监军在北境追击武安军时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不幸被敌军所杀。可惜啊……后撼山军至,为了抢夺回监军的遗体,拼尽全力与武安军激战。幸运的是,撼山军杀掉了武安军统帅武安侯,抢夺回了监军的遗体。只不过,在杀掉所有武安军人以后,并没有找到建王。建王下落不明,武安侯已死。”
顾鸿轩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宣判了苏正府儿子的死刑。毕竟撼山军都是自己人,不怕泄密。只有监军一个人是外人,为了安全,还是直接杀掉比较好。
苏正府本来想的是,想让自己的儿子去撼山军混一份军功。不过可惜的是,军功是有了,他的儿子却是没有了。
苏正府很生气,从此,和顾鸿轩的梁子也就结下来了。
毕竟,不可能去了北境一趟,你们撼山军人一个不少全都活着回来了,就我儿子战死了吧。
裕王地位没有彻底稳固下来,也不好质问顾鸿轩到底发生了什么。只能在苏正府和顾鸿轩两人之间,互相扯皮。
现在,裕王面临着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史书上到底该怎么写他,现在世人都以为是他篡位弑父。
其实,一定程度上这些人理解的没有错。要不是裕王带兵杀入皇宫,老皇帝也不会一时悲愤,撒手人寰。
一定意义上,确实是裕王亲生“弑父”,带兵篡位,就更是事实了。
但史书上肯定不能这么写啊,毕竟裕王也是要面子的人。
裕王亲自召来史官,看着他们编写这段历史。
那位史官正气凛然,在史书上提笔写下:裕王弑其父!
裕王大怒,将这个史官处死了。
裕王又召来了一个史官,那个史官又提笔写下:裕王弑其父!
这次裕王找来了一个年轻的史官,正是林列叙。
裕王将一柄冰冷的钢刀架到了林列叙的脖子上:“是生是死,你自己看着办。”
林列叙哆哆嗦嗦着,在史书上提笔写下……
喜欢少年侠歌行请大家收藏:少年侠歌行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