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零年元月二十四日。星期四。这天是马经夫结婚的日子。
婚礼定在上午十点半举行,可还不到九点马家已是高朋满座。因为客人太多,许多后来的贺客只好三五成群或蹲或站地在马家居住的大院门洞外的马路边上闲聊。客人在继续增加着,到后来连停车的地方都没有了。
从小就喜欢出风头的侯铁林见猎心喜,这个长着一张马脸特地从盘县赶来的知客戴着雪白的手套一丝不苟地指挥着前来参加婚礼的车辆。马经夫的小学同班同学张兴以及中学同班同学白世荣也煞有介事地跟着维护秩序,侯铁林见自己的举动得到别人的认同愈发精神抖擞,他把交通警察对往来车辆发布命令的那些手势打得有板有眼。
由于没有想到会来这么多人,事先准备的四十桌酒菜肯定是不够了,好在鸡鸭鱼肉以及各种蔬菜预备的充足,马玉洁做主又增加十五桌酒菜,这下子可把厨师们忙坏了。这个热闹的婚礼场面把左邻右舍看得羡慕不已。
笑容可掬的马骅张霞这老两口陪着上了年纪的亲友们闲聊,江川马玉洁这小两口屋里屋外地张罗着,作为唯一的弟弟马经天更是领着几个贴心的小哥们儿跑前跑后地忙活着。说起来马家最高兴的莫过于还不满八岁的老姑娘马玉茹。
三天前马玉茹坐在来接姐姐的车上得了一百元“压车”钱,这下可把她乐坏了,就连吃饭也没忘记用她的小手把衣兜紧紧地捂住。可惜好景不长,回到家里一百元钱竟然让妈妈硬给要了去,马玉茹被气得大哭了一场,最终还是妈妈塞进手里的一块钱才使她止住哭声。想不到才这么几天大哥又结婚了,虽然今天用不着自己“压车”让马玉茹有些遗憾,但是家里准备了那么多好吃的东西也等于过年了,扎着两条小辫的马玉茹神气活现地在人群中穿梭着。
……
“来啦!来啦!迎亲的车回来啦!”人群中有人兴奋地高声喊叫着。这时迎亲的车辆由远处开了过来,等候在马家大门口的人都抻起脖子向送亲的车队望去,新郎官马经夫也站在道旁准备迎接新娘……
“新人到,燃放鞭炮!”随着司仪的吆喝声,马经天和一帮愣小伙子把鞭炮点燃了。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吕莹那秀美的脸庞透过车窗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一时间,人群沸腾起来。
“吓——新娘子可真漂亮!啧啧!看人家那姑娘长得这个水灵!哎呀!新娘子……”人群里发出各种夸奖和赞叹声。
满面春风的马经夫俯身打开车门,十分亲切地对吕莹说:“到家了,请下车吧!”手里捧着鲜花的吕莹先朝丈夫投去深情的一瞥,尔后才在马经夫的搀扶下款款由车上下来……
吕莹所在剧团那些爱开玩笑的女友本打算出些花样刁难这对新婚夫妻,可是见到新郎后却被马经夫那种不怒自威的神采给镇住了。虽然马经夫脸上洋溢着笑容,但他那从容不迫的神态却令人不由自主地产生敬畏。
因为来的客人远比预计的多得多,所以吃饭只好临时分成两拨,娘家来的其中着急回去的以及一些上年纪和比较重要的客人纷纷入座,冷热十六道菜流水般摆上席面……
马经夫和吕莹正在挨桌点烟敬酒,程峰急匆匆地进来趴在马经夫耳边说道:“队长,徐厂长和老隋厂长他们来了,你是不是出去迎一下?”
马经夫微笑着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随后与正在敬烟敬酒的这桌客人打了招呼才和吕莹一起出去迎接徐超等人……
“你看人家小夫在单位干得多好,连几个厂长都来捧场了。可不是嘛,听说今天正经来了一些有头有脸的人,人家小夫交际多广啊!嗯!小夫确实有一套!别的不提,就说今天的酒菜吧,谁家结婚的宴席能这么丰盛?是啊,老马家这几个孩子是一个比一个争气,大姑娘是党支部书记,大儿子是汽车队队长,现在老儿子也上了班,老姑娘更是既聪明又漂亮,马大夫真有福啊!可不是嘛,人家老两口真会教育孩子!”亲友们在感慨中纷纷举杯向马骅夫『妇』敬酒,老两口听到大家夸奖自己的孩子乐得合不拢嘴……
……
第二拨客人已经就座。由于年轻人居多气氛自然格外热烈,闲谈的、开玩笑的、拼酒划拳的嚷成一片。
那些向邻居家借来的房间里酒席都在热热闹闹地进行着。吕莹的几个年轻女同志酒量不错,这些见过世面的女孩旁若无人地喝着、笑着、聊着,油漆厂的小伙子们一个劲儿地窥视剧团的几个姑娘,而这些姑娘们仿佛没看到似的自顾自地喝着、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