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婉不信:“您堂堂一个太师,写的一手文章都能流传百世了,对着一个女孩子,会表达不清楚自己的心意?”
张廷无奈地:“我也有不擅长的事情啊,你看你,又耍小孩子脾气了。”
清婉见他有点生气了,便重新坐回去了,把匣子放到自己腿上,斟酌了片刻,一本正经地说:“老师,您已经有一个姨娘了,如果您想娶续弦,学生看,萧姨娘就挺好的。那个什么九姑娘,好像是宁国公的续弦所出,年纪应该也不大吧,您每日在内阁操劳那么多政务,回家还要面对一个不成熟,不会照顾人的小媳妇,多累啊。您说是不是?”
张廷听罢,先是愣了片刻,而后又轻笑起来,“你一个还未出阁的姑娘,就懂这么多?与其在这操心我,不如先把你自己的婚事解决了吧。”
清婉想起那个一直偷看她的张子瑜,说:“恕学生直言,您选人的眼光真的差劲。”
张廷敛起了笑容,说:“你与子瑜,交流过了?”
清婉佯装生气:“还没来得及交流呢,就一直在背后盯着人家看,孟浪,这种人就是考上状元......我也不要。”
这倒是令张廷有些意外,“嗯,我回头说说他。不过,年轻的男孩子,血气方刚,大多都这样,这孩子人不坏,你也别往心里去。”
清婉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张廷见她坐着不动,说:“把东西给我吧,我让张晋还回去。”
清婉抿紧了嘴唇,握着匣子的手心微微出汗。
张廷说:“你放心,我不娶她……给我吧。”
清婉一愣,急急忙忙把匣子塞回去,“我有什么不放心的……”
张廷不过随口一说,这会看她这反应,心下又生出疑惑来。
清婉站起身打开槅扇,说:“我去帮您叫张护卫进来。”
张廷望着她离去的背影思考着,张晋站在门外躬着身子等了好一会,说:“大人?”
张廷回过神:“你把这东西给九姑娘送回去吧,就说……她的心意我领了。”
张晋应诺。
清婉出了明宣堂,憋着一肚子闷气走到了千鲤池,望了一眼那群喂鱼的年轻女眷,又望了一眼池里又大又肥的鲤鱼,才意识到自己的肚子空空如也。
她找了个没人的花厅,拿了桌上的糕点来吃,一盘糕点下肚,饥饿才有所缓解。
“你刚上哪去了?”张承突然从她身后钻出来,吓了她一大跳,手里的茶水差点撒一裙子。
“干什么呢咋咋呼呼的!”清婉站起身,一脸不悦,多大的人了还像个毛头小子。
张承有些纳闷,咋就那么容易吓到了。
“我在宴息处等了你老半天了,你咋一个人躲这吃点心呢?”
清婉整理了一下裙摆,坐下给自己倒茶喝。
张承见她沉着脸,小心翼翼地问:“刚才......找我爹去了?”
清婉抬眸看了他一眼,思虑了片刻,低声说:“我问你件事。”
张承神色一凛,“你说。”
清婉说:“你认识宁国公府的九姑娘吗?”
张承心中顿时明了,“认识啊。刚刚才见过。那姑娘可是京中有名的大才女,一副字画在品幽阁能卖出三百两高价呢,你不认识?”
“那姑娘......叫啥名?”清婉憋了半天,想出了这么委婉的问题。
张承却一口气说道:“九姑娘闺名冯芊素,芳龄二八,没你好看,我爹不喜欢她。”
清婉顿时有些羞愤难当,偏过头去,“我就问个名字,你说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张承无奈地:“你得了吧,你心里在想些什么,是个人都看出来了......除了我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清婉平复下心情,道:“有那么明显吗?”
张承说:“还不明显?连刀子都能替他挡,要说不是喜欢,谁信啊。不过我好心劝你一句,早点把那心思收起来,别搁我爹身上浪费时间了,他不是一个重视情爱的人。”
清婉焦急地解释道:“我才没想过能嫁给他呢。”
张承说:“那你关心他娶谁干什么?”
清婉说:“我就是......就是怕他娶了年轻又漂亮的姑娘,就不会总是对我那么好了......”
毕竟,十几二十岁的小姑娘都是善妒的,谁愿意自己的夫君与旁的年轻女子来往过密呢。
张承倒是未料到她在情感上会坦然致此,“......以我看来,那位九姑娘确实对我爹有几分意思,祖母也很喜欢她。不过照我对我爹的了解,他是不会随便娶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女人回家当摆设的。”
清婉闷闷地哦了一声,想想也是,张廷和霍江那货色可不一样,心里想一个家里还摆一个。
张承也不晓得如何劝她,也真怕她就这么执着下去,蹉跎了大好年华,待送走了清婉,便转身去了明宣堂。
张廷沿着庑廊走出来,正要去前院送宾客,见儿子过来,问:“你怎么不在前院招待客人,跑这来?”
张承说:“我刚把清婉那小祖宗送走,有些事想问您。”
张廷说:“什么事?”
张承斟酌了片刻,说:“宁国公夫人来跟您说的那桩亲事,您是怎么想的?”
张廷有几分疑惑:“你怎么突然关心起这事来了?”
张承说:“没什么,刚才听清婉提了一下,想着若您有那个意思,我这个做儿子的,也好早有准备不是。那位九姑娘,年纪可比清婉还小呢。”
张廷忽然停住了脚步,明明是两个没有关系的人,干嘛非要给扯到一起去说,“清婉和你说冯姑娘的事了?都说什么了?”
张承不动声色地观察着父亲的脸色,说:“也没说什么,您知道,她这人一向关心您的事,听说祖母想给您安排亲事,多问两句,也是正常的。”
喜欢故时书请大家收藏:故时书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