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44章 有朋自远方来(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那张氏看着也不年轻了,盈盈地向秦瑞施了个万福。秦瑞连忙还礼。

秦瑞见这渡口边上不远处有一个茶棚,便邀毛泽夫妻同去喝口茶,也好叙叙旧。

毛泽与那张氏也欣然同意。四个人便一同前往。

待得四人在茶棚坐定,秦瑞又点了一大壶茶,几色小点心。

“毛大哥,您的母亲后来病情如何?”秦瑞问道。

“唉,老母亲的病一直是时好时坏。就这样拖着,直到二年多前的那个冬天,最终还是没能熬的过去。”毛泽叹了口气,回答道。

“人,各有天命,有时候也强求不得。还望毛大哥节哀。”

秦瑞听闻他老母亲原来已经没了,不由得安慰了一句。

“是啊。不过毕竟是两年多前的事情了。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嘛!只能是自己想开些了。哦,对了,你们不是在齐国开店吗,怎么会来到了这楚国的“吴”?”毛泽好奇的问道。

秦瑞与高小乐对视了一眼,将大致情况讲了一遍。只是隐去了“做间谍”、“离齐返秦”之后又“再次入齐”等等。将走西域、闯巴蜀等甚至是连这一次秦王嬴驷已不见容等情形都一一告诉了毛泽。

毛泽听他讲的这人生故事真真是精彩绝伦,不禁是连连赞叹。就连他的妻子张氏在一边也是听的痴了。

“对了,毛大哥。你又是怎么会来到这楚国的“吴”地的呢?”秦瑞问道。

毛泽见秦瑞问他,便回答道:“咳,其实我本来就是齐国临淄人,只因父亲原是齐国军士,很早便在一场战斗中阵亡了。那时我还小,因此我一直是和母亲相依为命。

可齐国不比秦国,没有什么战死之人凭军功授爵的说法。更不可能有家人免税的政策。就只是依照我父亲在军中职级大小,以及所立军功的多少赔付一笔钱了事。

所以我大了一些之后才会去开店,养活我们母子两人,毕竟还是要继续交税的。

而后来,我老母亲生病,我不是将店铺转让给了秦公子你嘛。之后,就一直照顾母亲,直至老母病亡。

而在此之前,我已经认识了张氏。她原本是这吴人,吴地之人多有渔民,常以捕鱼为生。可同样是因为渔民很多,因此,本地鱼的价格卖的极低。她家又世代捕鱼,因而,她的父母与亲族便合在一处,凑了五、六条渔船,一起捕鱼。然后北上卖到临淄城去。只因为临淄乃是齐国国都,多有王公贵族。因此卖的出好价格!而她父母更是为了方便,在临淄城中租了一个铺子,由她看守。只待其父母和亲族捕到了足够的鱼获,便运到临淄城里的铺子,由她来贩卖。

而我照顾母亲之时,常去她家的铺子之上买鱼,然后回家熬汤,喂给我母亲喝。所以这一来二去呀,便熟悉了。”

说到此处,高小乐不禁插了一嘴:“毛大哥,这鱼从吴运到临淄,那么远。不会死吗?那这鱼死了,还有人买呀?”

一直在一边喝茶听几个大老爷们聊天的张氏,此时莞尔一笑,抢先回答道:“小乐有所不知,我们即是出海捕鱼,自然捕的多是海鱼,而非河鱼。而海鱼本就不容易轻易死去,船上也备有盛装海水的鱼桶。再加之海上航行速度极快,往往两日左右便可到达。所以到临淄时大部分鱼都还活着。

而临淄又多王公贵族,高门大户。我们卖的又不是特别贵,因而鱼很快就被卖完了。

再者,渔船之上备有少量冰块,这虽然是我们用高价获得,可用来保存那些刚死不久的鱼却是极好的。至少不会腐烂发臭。还有一些螃蟹和虾等,亦放入其中。运到临淄,买的人还不少呢。”

“哦,原来如此。”高小乐恍惚大悟。

秦瑞听她所言,立时想起了后世的“梭子蟹”,大部分人买到的都是死的,哪有活的?虽然冷冻保存工艺不同,但最初的原理是一样的。

想到了此处,秦瑞也连连点头称是。

喜欢巨商行请大家收藏:巨商行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