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顾周遭,然而事实却不是如此,仔细想一想,我们真的是在对自己负责,过属于自己的人生吗?
我看过的有本书里,说人性里有一条亘古的法则,就是从众。在多数情况下,跟着别人走一条现成的道路,风险是最小的。
在远古时代,风险往往意味着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是不可承受的,所以自古以来,大多数人都是从众的。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看看别人,那就是榜样。
然而从众的副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它让人们活着其他人的生活,梦想着其他人的梦想,哪怕你是一条鱼,在猴群里也要学着去爬树。
今天,在这个物质相对丰富,安全相对有保障的年代,大多数人还是像自古以来那样,宁可过着别人的生活,不愿意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我们经常会看到身边和社会上,有无数工作压力大到不行,丧失了健康快乐乃至轻生的人,他们真的是对自己负责吗?
我不知道,我也不敢乱说,大家都有各自的生活。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在长辈和老师的训练中有了这么一套根深蒂固的逻辑:在学校一定要好好读书学习,学习好了就能考上好的大学。
考上好的大学就能找到好的工作,好的工作意味着高收入,等有钱了就能买房、买车、结婚、生子,从此过上幸福生活。
等到孩子们成家立业之后,我们就可以退休养老,好好享受天伦之乐。
于是从小到大,我们都严格按照这种逻辑来计划自己的人生,然而,我相信每个人都会遇到那么一瞬间,我们突然开始怀疑:难道人生就这样了吗?
当生命的节点到来的时候,有人选择开始思索人生,渴望找到生命的意义;有人则选择放弃,依照原有的思路和逻辑继续走下去。
我属于前者,梦想当个小说家,但我不知道这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
关于生命的意义这个话题,我一直在苦苦寻找,亦或许生命本来就没有意义。
我过去所有的困惑与迷茫,都是因为我固执地相信这个世上存在着一个统一的、至高无上的、所有人都应该去追求的生命的意义。
然而现在我想明白了,或许这样的意义并不存在。一切的一切,那些我们曾经听到和读到的关于生命的意义,全都是他人主观所赋予的。
即便是文化、宗教和哲学的答案,也都是一种主观信念与选择。所谓生命的意义,除了繁衍之外,全都是虚构的,它仅仅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
既然是主观的,那么答案就无所谓对错,更没有什么理所应当。这种瞬间顿悟让我如释重负般轻松,我的心终于踏实了。
只要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几乎什么都能忍受。生活有意义,就算在困境中也能甘之如饴;生活无意义,就算在顺境中也度日如年。
我的活着的理由就是为了组合文字,形成文章,创作故事,衍生文化。
百米后我已埋黄土,而我的作品却会长存,有的人死了就死了,我的精神会永远活在我创作的文化中,如李白杜甫之辈,后人会记住历史上曾有我这样的一个人。
喜欢誓要当个小说家请大家收藏:誓要当个小说家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