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发俸禄
今日尚书省的氛围有些不对。
身为礼部尚书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萧华刚一走进尚书省中,便看到礼部的几位官员正聚在一堆窃窃私语着。
对各自桌案上所摆放着的公文熟视无睹。
萧华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脸上表露出几分不悦。
如今可还没下值呢!
这剧聚众摸鱼也太明目张胆了一些!
站在门口轻轻咳嗽了两声,见得刚刚还在聚在一堆窃窃私语着的几位礼部官员顿时噤声看向自己,萧华一脸严肃地道:“你们是拿着朝廷的俸禄,就是如此办事的?桌面上的那么多公文还要处理,都当看不见吗?”
“还不回去做事!”
自家的顶头上司发话,几位礼部官员很是识趣地应了一声是,随后低着头快步走回了自己的桌案之上,极其不情愿地拿起自己作案上的那些公文,假装开始看起来。
看到这些人起码表面上还算给面子,萧华咬了咬自己的下嘴唇,随后淡淡地哼了一声,迈步走向自己的位置。
在自己的桌案前面坐了下来,萧华并没有急着处理自己眼前的公文,而是反而看向了自己手边一侧的一名礼部侍郎。
“易侍郎,你来说说,你们刚才都在谈论些什么?”
刚刚这些人围着的就是易侍郎的位置,萧华问他话合情合理。
易侍郎脸色微微变了变,很是小心地看向了其他人。
这动作当然没有瞒过萧华的眼睛。
这让他更为不悦,手指敲了敲桌子,道:“怎么?有些话连我也说不得吗?”
“下官不敢。”
易侍郎连忙起身出列告罪,道:“下官不敢瞒相公,下官等人刚刚所讨论的,乃是昨天所发下来的去年俸禄。”
“去年俸禄?”
萧华微微一愣。
如今朝廷财政状况不好,俸禄这种东西很多时候都是延迟在发,别看如今这俸禄晚发了8个月,但其实已经算是快的了。
他这时候才想起来,昨天晚上好像确实有自己家的管事向自己禀报,说是俸禄发下来了。
不过他也没在意。
萧家也算是地方豪族,而且家族如今并没有被战火所波及到,也算是家大业大。
所以萧华本人的吃穿用度其实都是不愁的。
对于那一丁点的俸禄,他并不放在心上。
昨天晚上他也只是知道这么一回事之后,根本没有详细过问,就将管家打发了出去。
“朝廷体谅尔等,将去年的俸禄下发下来,这事有什么值得好讨论的?”
易侍郎的脸色变得更为尴尬。
思索了一阵之后,他还是缓缓说道:“回相公的话,昨天朝廷所发下来的俸禄,和寻常的俸禄有些……有些不太一样。”
“不太一样?”
萧华眼角微微皱了起来,道:“有何不一样?”
易侍郎道:“往年所下发来的俸禄多是铜钱和粟米,有时候会加一些丝锦布帛。”
“可是昨日朝廷所下发来的俸禄,并没有半点铜钱和粟米的影子,全是丝巾布帛啊!”
萧华听得这话,当下也觉得有些奇怪。
朝廷的财政是有些枯竭,从江南转运过来的钱粮,没有办法经通运河直抵洛阳,只能从汉中转运。
所经地区山多路远,耗费颇巨。
但即便如此,朝廷的国库也还远远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毕竟就在今年,朝廷还发动了一场范围如此巨大的战事。
给朝廷官员所下发的俸禄,不应该见不到半点铜钱的影子才对。
不过心中疑惑是疑惑,萧华嘴上还是说道:“丝锦布帛有何不妥?尔等若是想换铜钱,将其拿到市面上换去就是。”
“这点小事,也值得你们一大早上无心处理正事,聚在一起讨论个没完吗?”
易侍郎欲哭无泪地道:“回相公的话,若是以往所发下来的那些丝锦布帛也就罢了。”
“就拿下官来说,下官每年的俸禄,所有的东西加在一起,怎么折算也都能有个一百来贯的钱财。”
“即便是在如何低价贱卖,也没有低于过九十贯的。”
“按照常理,哪怕是所有的钱财都换成丝锦布帛,加在一起也应该有200匹上下。”
“可是昨日发下来的丝锦布帛,一共就只有15匹啊!”
说到此处,易侍郎语气当中的哭腔已经是个人就能听出来了。
萧华也呆滞了。
从200匹突然变成15匹,这缩水了可将近快10倍啊!
怪不得昨天晚上,自己家管事来向自己禀报的时候,那脸色有些不对劲。
当时的他还没多想,如今看起来,估计自家的俸禄也相差无几。
“如果是按你正常的年俸,只有15匹的话……”萧华捏着手指头算了算,语气更为吃惊地道:“那岂不是说这一匹布,就要值上7贯多钱?”
“这是什么布?难不成是天上掉下来的?”
易侍郎脸上已经挂上了两道泪痕,道:“回相公的话,户部的人说了,这丝锦布帛和以前的那些布帛不一样,乃是世间罕有的珍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如果是在外面卖的话,这一匹布的价格应该是在八贯钱!”
“八贯……”
如果一匹布的价格是八贯的话,那15匹布的价格便是120贯。
和礼部侍郎一年的年俸相差无几。
萧华捏着自己下巴上所蓄起来的胡须,点头道:“若是如此,那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易侍郎却在听到这话的时候,啪一下子就跪在了地上,头也跟着埋了下去,抽噎道:“相公!不是这样子的啊!”
“那丝锦布帛确实和以前的不太一样,乃是最近城中一家布坊新出来的新品。而且这布帛的材质和其他的布帛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颜色跟其他的不太一样。”
“固然这布帛的价格,确实要比其他的布帛贵一些,可当时在城内卖的时候,一匹布说到天也不过就一贯钱罢了!”
“户部是拿这一贯钱的布,当成八贯钱发给我等啊!”
“相公,属下还上有老下有小,家里六口人,六张嘴,可就等着下官这每年的俸禄过生活呢啊!”
“如今户部如此做,这让下官一家子可怎么活啊!”
易侍郎这些话,无疑是在场许多礼部官员的共同心情。
他的话音刚落下,就同样有坐在周围的礼部官员抽噎着起身,向萧华拜倒道:“萧相公,下官也是一样,昨天户部派的人来了,只给了下官十匹布啊!”
“下官是第一时间就让家里的人拿着布出去卖了,可是在外面卖布的又何止是我们一家,别说这一匹布要卖出八贯钱了,就是有人肯出800文买,大家都要争着抢着卖呐……”
尚书省内顿时乌压压地跪倒了一片。
萧华只感觉有些牙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