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自己的双手背负在自己的身后,看着自己的军队如同潮水般奋勇冲杀在前,不断地去淹没着唐军的阵型,眼神当中没有一丝的变化。
仿佛在他的心目中,他手下的这些军队能够做到这一点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不过他也确实有这个能力和自信。
因为他所率领的这支部队正是整个大燕当中同样精锐,甚至在之前要比蔡希德所部更为精锐的部队!
他就是安守忠!
他手下的人数也同样不是金曲他们所估计的几百人,几千人,甚至1万人,而是整整6万!
这一支原本应该驻守在长安负责管理整个关中的精锐部队,在大唐朝廷的估计当中是绝对不会轻易有所动作的。
所以他们之前也只是派出了少量的杂牌部队,和这支部队隔着渭水相望,只是负责监督这些部队的动向。
其中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以防万一,确保他们所估计的情况是对的。
如果按照正常历史的发展走向,那安守忠所率领的这支助手在长安的精锐部队,确实和大唐朝廷所估算的那般并没有什么区别,这支部队会一直守在长安,直到他们被人打出去为止。
其实大唐朝廷做出这样的估算是完全正常的。
长安作为一个国家的京城,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这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能否继续存亡的关键。
古往今来,但凡自家的京城被人攻克,都没有什么太多的政权能够继续去维持。
所有人对于如今的大唐朝廷也同样保持着观望态度,如果大唐朝廷不能够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重新掌握主动权,并且收复京城,那接下来大唐所面临的困境一定会比现在更加严峻。
而能够掌握敌人的京城,就相当于握住了敌人的要脉。
更不要说,长安还是安禄山渴求了一辈子的地方,所以他更不可能轻易让自己的部队从长安撤出去。
按照正常的历史发展走向,在安禄山死亡之后,大燕基本延续了之前的政策,这也就给了大唐得以反攻的时机。
可如今的安庆绪却早已经不是历史上的那个草包。
他敏锐的察觉出来,如今自己手中的精锐部队数量远远不够。
而就在自己手中的精锐部队数量远远不够的时候,竟然还有一只人数多达5万人的精锐部队,却一直驻守在长安那等地方,迟迟不能够打出任何的优势。
即便是作为牵制唐军,也只能牵制一些杂牌部队。
这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
安庆绪在收到唐军要再一次反击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将长安这支部队拉出来。
安守忠原本的任务是助手在长安,并且负责整个关中地区的防务,如果能够完全将关中地区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那就相当于切断了大唐朝廷和南方的连接。
不论是西蜀还是江南地区的税赋,都将没有办法通过任何渠道转运到大唐朝廷里。
如果朝廷连最基本的钱粮都没有,那自然离崩溃也不过就是时间问题。
可以说这一开始的计划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而且整体上来看也是当时比较好的一种选择,但问题就在于这中间的执行出现了问题。
安守忠守卫长安的任务做的很好,之前还数次打退了唐军的进攻。
但是他将自己的职责做的好的部分,也仅仅就在于前面这一部分守卫长安。
在负责整个关中地区防务这一部分,他做的已经不能说是不够好,而是完全都没有任何的效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关中地区的百姓并不听从安守忠的号令,整顿整个关中地区的防务几乎是完全就没有做到,所以江南的税收仍然可以继续通过关中地区源源不断地抵达大唐朝廷。
安守忠本人当然是有一定问题。
他的政策可以说几乎保持了之前大燕的政策,对于长安这种地方并没有进行太多的管理和治理,主要都是在进城之后烧杀劫掠了一番。
之后就放之任之了。
中间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太多的治理,只不过长安的百姓对于燕军的观感已经下降到了非常恶劣的地步,所以对于他们的治理,长安的百姓根本是不买账的。
这也就导致安守忠只能不断的去收缩自己的兵力,尽量来保证长安附近的稳定。
否则如果没有办法用足够数量的兵力保证长安附近的稳定的话,那自然也不可能去掌控整个关中地区。
想要掌控整个关中地区,就必须先掌控长安,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安守忠在不得长安百姓民心的情况之下,只能用自己手中的兵力去掌控长安,而在掌控长安之后,他手中就没有再多余的兵力去继续掌控关中地区了。
或者说他没有办法做到全面覆盖整个关中地区。
而当它不能够全面覆盖整个关中地区的时候,自然就会出现疏漏,让江南的税收可以源源不断地供给大唐朝廷。
安庆绪的想法就简单多了,既然关中地区没有办法完全掌控,继而去切断大唐朝廷的税收来源,那干脆就彻底不要。
安守忠直接领兵北上,插入唐军腹地。
整整6万精锐部队,一旦在唐军腹地完全空虚的情况之下挺进,那就和饿狼扑进羊圈一般没有什么区别。
而这一点也是大唐朝廷所完全没有考虑到的情况。
毕竟在此之前,长安的燕军就从来没有过任何的动作。
喜欢穿越者造反指南手册请大家收藏:穿越者造反指南手册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