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钱?有些贵了!”那妇人嘴上喊着贵,手上挑选笋子的动作却并未停,又道,“我是镇上刘员外家管后厨采买的,家中主子都爱吃这口,我瞧着你这笋子也的确还算鲜嫩。我也不同你多说,这样,你这一筐笋我包了,至于这价钱么,便照两文一斤,姑娘以为如何?”
这一筐笋被她累得满满当当的,打底也得有一百斤的重量。
若能一次卖出去,倒是省得她多在集市上费时间零零散散的卖了。
思索片刻后她道:“婶子您是个爽快人,您真能一次要了一筐笋子,那便按您说的两文一斤。”
那妇人见她答应,脸上有了笑意,不过却道:“你这丫头不是咱们青山镇人吧?
这青山镇谁不知道我们刘家是出了名的大方,我既然说要一筐自然会要一筐,你不必忧心我是唬你顽的。
你现下可得空?若得空劳烦跟我回去一趟,你这秤杆小了,撑不起这一筐的重,我估摸着许是有上百斤,但我也不好占你便宜,咱们便按称出来的重量算银钱。”
秋霜闻言,沉默了片刻,而后问道:“婶子好眼力,我的确不是青山镇人,因此对这镇上也不太熟,不知您说的刘员外家是在哪个方位?”
“我们刘家就在前头秀才巷,巷口第一家就是。”那妇人放下手中的竹笋便道,“行,跟我来吧。”
秋霜虽对青山镇不算太熟,但秀才巷她是知道的。
于是她跟随那妇人的步伐,挑起担子往秀才巷方向走去。
大约走了一刻钟,那妇人便在一处宅子前停了下来。
秋霜见状也跟着止步,目光微不可察的扫过四周。
这里并不是秀才巷的正门,想来应当是这刘家的后门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