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旦当日,宏伟的德阳殿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尽显皇家威严。
陆丹恂身着龙袍,头戴十二旒冕,端坐在御座之上,宣布启用年号延平,接受百官的朝贺。
臣子们山呼万岁,场面壮观而肃穆。
他微微抬手,示意群臣免礼。
“今日正旦,朕与诸位爱卿共庆佳节,望来年国家昌盛,百姓安康。”
繁复的仪式结束后,陆丹恂回到御书房,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
他要利用改元的机会,调整官员任免,扶持自己的亲信势力。
闭目养神,脑海中盘算着朝堂局势。
梁冠快步走来。
“皇上,渭南王求见。”
他睁开眼睛,淡淡道。
“宣他进来。”
渭南王步入御书房,依旧温文尔雅,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锐利。
“臣携家眷前来向皇上贺年。”
陆丹恂微微颔首,示意他平身。
“渭南王有心了。”
陆丹信的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
“皇上登基以来,励精图治,朝堂上下焕然一新,臣为皇上感到欣慰。”
他面带微笑,轻轻抿了口茶。
“渭南王过誉了。”
陆丹信沉吟片刻。
“皇上,父皇在世时,曾多次教导臣要兄友弟恭。
如今皇上登基,臣愿尽自己所能,为皇上分忧解难。”
年轻的帝王注视着他,沉默片刻。
“渭南王的一片忠心,朕心领了。但国事繁忙,你只需打理好封地事务,便是替朕分忧了。”
陆丹信笑容一僵,知道这是要催自己去封地,心中暗暗不快。
这小皇帝言语客气,却暗含疏离,让人难以接近。
他继续试探。
“如今岁节,王府设宴,想邀皇上前往,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陆丹恂微微挑眉。
“渭南王的好意朕心领了,只是新年伊始,朕事务繁忙,恐怕难以抽身。”
陆丹信微笑。
“皇上日理万机,臣深表理解。
不过宴会之事,臣已筹备多时,若皇上能拨冗出席,必能增添喜庆气氛。”
他沉默片刻,终于点头答应。
“既然皇兄如此盛情,朕便去一趟吧。”
陆丹信脸上露出欣喜之色。
“如此甚好,臣一定恭候皇上大驾。”
他颔首。
“那朕便期待皇兄的款待了。”
渭南王是留京藩王中年纪最长,表面势力最大的一个,也是他登基以来最头疼的隐患。
不是因为威胁,而是其搅动风云,使京中难安。
现在看来,他已经坐实并不甘心在封地养老,对朝堂依旧虎视眈眈。
他需要用些小利将其引出京城。
渭南王离开后,赵氏王妃带着渭南王唯一的庶女,由小太监引着,缓步进入御书房。
他看着眼前的母女俩,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京中皆知渭南王对王妃并无多少感情,却偏偏对这个庶女宠爱有加。
目光扫过王妃,又落在她身后的女孩身上。
渭南王妃梳着朝云近香髻,上插金丝八宝攒珠钗,身上穿着太后赐的镂金百蝶穿花红绸裙,端庄典雅,看得出受过良好的教育。
她身后的女孩则梳着垂髻分肖髻,头戴珍珠步摇,身着湖蓝色织金锦缎短襦长裙,身姿婀娜,肤白如雪,眉目如画,一双丹凤眼顾盼生辉,仿佛会说话一般。
皇帝神情看不出喜怒。
渭南王妃行至他面前,恭敬行礼。
“ 臣妇携小女拜见皇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渭南王唯一的女儿陆初歌也恭敬地行礼。
“臣女见过皇上。”
陆丹恂微微抬手,示意她们平身。
“免礼。”
“谢皇上。”
王妃在皇上赐座后,低垂着眼眸。
她今日先是拜见了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