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420章 野史(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乾隆皇帝是个\"吃货\"吗?

至少相对于他的父亲雍正皇帝来说,他是。

雍正崇尚节俭、勤政,对宫廷内的奢华饮食并不上心。

到了乾隆时期,乾隆不仅扩建了御茶膳房,并且十分钟爱精致的苏州菜。

为此,他数次南巡时,每每都要品尝苏州织造官府菜,甚至在第四次南巡途中,直接把官厨带回了宫中。

宫中的御厨向来是世代相传的,外人不能随便入职。

而这位被乾隆亲自选定入宫的御厨名叫张东官,事实证明乾隆的选择并没有错,这位御厨不仅为清宫御膳带来了革新,也将中华美食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正式成为御厨后的张东官,以苏州菜为根基,开始改良清宫御膳,凭借自己精湛的手艺,为乾隆帝的餐桌添了许多新式菜肴,并且都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

从乾隆三十年到乾隆四十九年,张东官做了十九年的御厨,乾隆皇帝每日膳单中的第一道菜必署名为张东官。

更厉害的是,乾隆能通过品尝来辨别菜肴是否为张东官所做,可见皇帝对他的充分认可。

\"民以食为天\",想来皇帝也是一样,不一定是要多么极尽奢华,但一定要精到。

适宜的食材、恰到好处的时间、精细的手法,才能提炼出一餐美味,是中华饮食文化独有的境界。

乾隆是个爱吃\"独食\"的皇帝吗?

作为皇帝,吃饭可不仅仅是一件简单的日常动作。

《礼记·礼运》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中国自古以来,礼与食的关系就极为密切。

无论是帝后日常的膳食,还是宫中大型筵宴活动,都是饮食中礼文化的生动体现。

每年的岁末年初,皇帝都有很多的礼仪性活动,筵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除去年节,清宫中举办的御宴,从次数和种类上,都比前代要繁多而复杂。

乾隆尤其是一个喜欢\"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皇帝,清宫中规模最大的筵宴是千叟宴。

千叟宴始于康熙朝,盛行于乾隆朝,嘉庆朝以后便不复存在了。

据文献记载,乾隆五十年,在乾清宫举行过一场规模盛大的千叟宴,与宴者多达三千人。

而早在乾隆二十六年正月,为了表彰平定准噶尔和回部之乱的西征大军,乾隆就曾在紫光阁举行过盛大的庆功宴。

参加者有王公贵族、文武大臣、蒙古首领以及西征将士等107人,宫廷画师姚文瀚在一幅名为《紫光阁赐宴图》的画作中就描绘了这次典礼的场景。

事实上皇帝的御宴名目众多,大致有如下种类:皇帝登基的会元宴。

元旦、冬至、万寿节(皇帝诞辰)的三大节朝贺宴。

皇太后生日是圣寿宴,皇后生日的千秋宴,皇帝大婚时的纳彩宴、大征宴、团圆宴,各种节令的节日宴、宗亲宴和家宴。

以及被人广为传颂的千叟宴等,还有用于军事的命将出征宴、凯旋宴,用于外交的外藩宴等等。

一年之内大小筵宴不断,均是集宫廷美食、美味、美器于一身。

美器不如美食吗?

故宫博物院现收藏有大量的餐具用品,都是得益于清宫中各种宴席和庆祝活动。

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器具须知》中说:\"古语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

清宫御膳使用的器具,种类繁多,制作也极为考究,无一不透露着宫廷中的奢华与精致。

食挑盒是明清时期颇为盛行的食具,故宫收藏有一件花梨木蟠螭纹镂空提梁食挑盒,通体雕刻着\"万字不到头\"纹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