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32章 海鸥相机(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正患感冒的老景,被高加林强硬地留在了窑子里,为自己争取到了独自外出搞工作的机会。

高加林穿了一件雨衣就出发了,徒步赶去南马河,因为大部分(土)路都给冲坏了。一路上他精神亢奋、热血激昂、精力充沛、思路清晰,在大雨中喝坑水,脚碰破、爬斜坡,磕磕碰碰地成为第一个到达南马河公社的干部。

高加林身上有股冒险主义精神,也有无畏的献身勇气。

...

“全县社员同志们,现在是本县通讯员高加林从南马河救灾前线发来的第一篇通讯文章,题目是《只要有人在大灾也不怕》...”

在县上的广播站里,黄亚萍用激动、动情的语气播报文章。

一字都没改!

高加林听到后,知道尊敬的老景一字不改,就让发表出来了。

高加林内心充满了幸福和满足。

...

“站好了,站好了,都别动,”

“好,眼睛看向我这边,”

“都笑出来,笑,”

“咔嚓”

“好了。”

一群娃娃欢呼着从小土坡上跑下来,聚拢在了康思杰身边,

看着他摆弄着手中精美的机器,眼神充斥着渴望。

多想要再来一张啊!

“好哩,照完了,”

康思杰单手擎着相机,右手翻开皮套,找出镜头盖按下旋转卡住,

笑着对眼下的小人儿说道:

“学校里放‘农忙假’,可不是让你们玩哩,”

“去地里帮忙去吧。”

一群娃娃依依不舍地去参加劳动去了。

农忙假啊,农村孩子才有的假期。

大雨过后,天空湛蓝蓝的一片,笼盖着黄土高地。

县里广播站经过一次会议研究,全员全票通过了在高家村建立广播分站的提案,在上报县里批准后,立马从马庄村分出一条广播线路,连通了高家村前村立杆上挂着的高音喇叭。

为了照顾村里行动不便的老人,体现为人民服务的高尚作风,大伙一致同意,在高玉德家里单独接通了个喇叭。

权力啊权力。

引发出来的力量,令人膨胀。

...

“高加林,高加林,”

“吴先生,你怎么来了?”

高加林这几天都在办公室兼卧室里,按领导下达的指示在休息中,闲不住的他今天趴在桌子上修修改改一篇文章,事关于前几天灾害发生后,处理救灾情况的善后总结,听到门外有人敲门,喊着他名字,打开门一看,是村里的外来客吴先生,有些惊喜的说道。

高加林心里对吴先生还是有些佩服,其他不可知,但是他确实是能指导高中生,让巧玲考上了大学。心底还有些遗憾,当初自己考大学的时候怎么没有外来客指导他?

“你们好好聊,我先回去了。”

门房老大爷笑眯眯地走开了,一步一步的,防止耳边夹着的纸烟掉地上。

“吴先生,里面坐,里面坐。”

高加林盛情地让康思杰进屋来,热情地为客人倒了杯热水,放在桌上。

“我有点事上来县城...巧珍知道了,便托我给你带双鞋,”

康思杰点点头,从包里拿出一双叠着的布鞋,递交给高加林,

“巧珍说等高粱糜子收完了,就上县城过来看你。”

“嗯...”

高加林接过布鞋,眼睛注意到了康思杰脖子上挂着的东西,是相机?

“吴先生,你买了相机?”

“嗯,送巧玲送大学的时候,在省城的侨汇商店买的,”

康思杰说着把脖子上的挂着的拿下来,放在桌上,打开皮包,拿出相机。

没套上镜头的相机,长方形外形,中间突出部位的上方写着“Seagull”,左边标有“DF-102”。机身上部分是银灰色,下部分是黑铬色,整机金属质感,色调柔和,感官舒适,小巧的机器让人爱不释手。

“‘海鸥DF-1’单反相机,编号102-,跟县里去年买的相机一模一样,”

高加林小心翼翼地拿在手中,凑到眼前仔细看着,有些激动地问:

“吴先生,现在这个相机要450块钱了吧?”

“商店售价453块。”

康思杰微笑地说出价格。

喜欢年代:一切从牧马人开始请大家收藏:年代:一切从牧马人开始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