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七十九章 剿匪之谋,以身为饵(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没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赈灾过程很容易被这些匪寇破坏。

所以必须要聚而歼之,一劳永逸。

大方向确定,孙传庭开始研究具体的战术。

从之前在京师中得到皇帝的启发,孙传庭将决战战场选择在了安塞县。

这是个好位置,方便匪寇们聚集。

同时距离边镇也不太远。

战场选好了,接下来就是如何才能将这些匪寇们提前聚集在此地。

时间紧迫,孙传庭已经抵达了陕西,可不想按部就班的继续再等四五个月。

等到这些匪寇按照他们预谋的那般自动聚集起来。

毕竟赈灾也很紧迫啊。

进入陕西地界以后,一路行来,孙传庭已经看见了太多的饥民流浪,甚至路边还有很多尸骨。

抵达西安后,在西安也看到了太多聚集在这里的流民。

正如陛下所说的那般,陕西眼下的形势已如烈火烹油,只需要一点火星便能点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还是陕西靠近南边的地区。

越往北方去,形势会更加的严峻。

所以,孙传庭一刻都不想耽误,需要尽快解决了匪寇展开赈灾。

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让匪寇们提前聚集在预设战场?

孙传庭苦思冥想后得出了一个答案,以身为饵。

自己亲自带着大量的军费和粮草北上,以巡边的名义前往。

这些匪寇既然已经决定了要聚集起来举旗造反,也不会在乎提前几个月。

而且,还有什么能比杀掉一个朝廷二品大员祭旗造成的影响力更大呢?

况且,还能缴获一大批的粮草和钱财,对于后续招兵买马扩大队伍都是一件好处极大的事。

没有什么能比这更好的造反机会了。

孙传庭也不直接表明剿匪一事,只是以巡边发放军饷和赈灾的名义北上。

同时也下令所辖的四个边镇由总兵带着队伍南下前来安塞拜见这位总督,主要是来领取军饷。

毕竟,孙传庭自己一个个亲自到边镇去发军饷所需时间太长了。

正好安塞已是灾区,且也是几个边镇距离比较适中的位置。

疑点不大。

每个边镇总兵带个两千的士卒随从护卫不过分吧。

四个边镇就能带来八千的士卒,而且还是精锐。

另外,在路上,孙传庭也已经知晓了陛下要到边镇挑选士卒到京师编入羽林军的事。

这个理由也可借用一下。

以挑选士卒的名义,派出一些人前往边镇,每个边镇再各自挑选一千五百士卒。

而且这些士卒为了尽快赶往京师,都要骑马。

这就是六千的骑兵了。

这六千骑兵各自分散隐蔽行动赶来安塞,隐藏在安塞县城之外。

加起来,能够通过各种难以引起怀疑的名义从边镇调来的精锐士卒就有一万四了,其中还有六千骑兵。

这个人数只是匪寇总人数的十分之一,而且其中还有各个军镇的总兵。

到时候把总督与各个边镇的总兵一锅端,造反事业未来可期啊。

总兵没了,各镇的核心精锐也没了。

边镇军心势必大乱,再加上各个边镇士卒的日子早就苦不堪言。

这时,匪寇们只需要振臂一呼,势必能引来许多边镇士卒投靠,跟着一起造反。

有了边镇士卒的加入,整个大明西北地区就能够不费吹灰之力的攻占下来。

进而再向山西、河南等地进发。

一路上队伍如同裹雪球般壮大,甚至一路攻到京师一举拿下京城也不是不可能啊。

面对这么大的诱惑,这些匪寇即使会有所怀疑,还能忍得住么?

喜欢大明崇祯:朕不做亡国之君请大家收藏:大明崇祯:朕不做亡国之君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