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一章 慷慨激昂做汉奸,隐朝廷隐皇帝(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周姓士绅话毕,就有其他士绅站出来赞同支持。

两人一唱一和,打消了现场绝大多数人心中的顾虑。

是啊,我们可不是与蛮夷联合,而是为了大明社稷,才不得不如此。

可没有对不起祖宗。

其实很多人心中所想的都是希望与建奴联合,双方一内一外相互配合。

现在他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建奴蛮夷,而是他们的皇帝陛下。

是皇帝想要从他们身上割肉,要收回他们的土地,要征收他们出海贸易的重税。

至于建奴,还远着呢。

建奴战力再强,也不过是区区几十万人口而已,怎么可能入主中原,奴役我大明上亿的人口。

这根本就不现实嘛。

再说了,就算我们一起联合将皇帝给斗垮了,导致大明内部虚弱,无法抵御建奴入关。

到时候也只不过是这个天下换了了一个皇帝而已。

就算建奴做了这个天下的皇帝又如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凭借建奴那区区几十万人口,如何来统治管理偌大的疆域和人口。

到时候,还不是要靠我们这些读书人来帮建奴管理这个天下。

对于这些士绅来说,并没有损失什么,而且还能保住他们的土地和地位。

或许,还要比在当今皇帝的统治下活得更滋润。

所以,这些士绅对于和建奴配合,从他们内心深处来讲是不抵触的,甚至还很期待。

只不过是碍于名声,所以之前才表现的那么的有些犹豫。

现在好了,有人提出了完美的理由,彻底的打消了他们心中的最后一道阻碍。

“既然如此,那接下来我们就要抓紧时间练兵。”

“还有武备也要加快时间打造出来。”

“只要建奴击败林丹汗,从北边入关之时,皇帝必然会抽调囤积在济宁和归德府的二十万大军北上防御。”

“到时候,我们就正式举兵,对皇帝进行兵谏。”

“同时也要做好准备随时迎接福王南下登基,彻底否认当今皇帝的正统性。”

叶姓老者依然做最后的总结发言。

而此时,一名青年打扮的士子也几经周转暗中抵达了洛阳。

此人正是张溥,代表南方集团前来与福王接触,并说服福王接受他们的提议南下南京登基,拨乱反正。

对于这次机会,张溥是很兴奋很有积极性的。

他当初组织复社的目的是什么?

还不是为了能够躲在幕后操控朝堂,做一个地下皇帝。

复社这个读书人的组织,在表面上看,只不过是一些年轻热血的读书人组成的一个团体。

许多人都还只是拥有一个秀才的功名,距离中进士做官还差得远呢。

但是,在私底下,张溥还拉拢了不少朝廷各级官员,从府城到六部,都有张溥的人脉。

拉拢这些在朝为官的官员,目的就是为了给他们明面上组织的那些读书人创造机会。

什么举人、进士的科举考试中,就能让加入复社的读书人能够轻易的通过。

考上进士后,还能给他们安排好更高的起点做官。

再一步步的给他们铺好前路一路升官。

当然这些受到他恩惠通过科举成为进士并且进一步当官的人,今后也会成为他的助力。

让他在朝廷中拥有更多的可以使唤的人,保证他的话比皇帝的话还管用。

这就是张溥组织复社的梦想和目的。

但是,现在有了一个能够扶植一个皇帝的机会。

这不比扶植一些读书人通过科举当官升官更刺激吗。

所以,张溥毫不犹豫的接下了这个危险而又刺激的任务,一路不辞艰辛来到了洛阳。

来到洛阳后,张溥没有选择立刻接触福王,而是在洛阳四处游走。

要说服福王,需要先摸清福王的底细,抓到福王的弱点,才能一鼓而下。

不然,若是冒然接触福王,会不会被福王给咔嚓了,那就太冤枉了。

经过将近半个月的暗中观察打探,张溥心里有了点底。

通过暗中渠道给福王递上了一份拜帖。

喜欢大明崇祯:朕不做亡国之君请大家收藏:大明崇祯:朕不做亡国之君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