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两百六十四章 轩然大波,士绅最后的倔强(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这主要是来自于两个反面的原因。

其中一点就是今后他们的爵位要降级袭爵了,数代人之后,自家的爵位也会消失,自己的后代也只能沦为平民。

谁不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安安稳稳享受荣华富贵呢。

至于亲王郡王们,则是从其中察觉到了很危险的信号,皇帝这是不是要削藩啊。

若是皇帝要削藩,那可就彻底完了,大量的田产就没了。

许多将军级爵位的宗室子弟以及亲王郡王的子嗣们纷纷写信或者直接当面向亲王郡王哭诉,希望他们能出面向皇帝陛下求情。

这些亲王和郡王们也被这些人搞得不胜其烦。

当今皇帝陛下可不是一个好惹的主啊。

所以,亲王郡王们虽然心中有担忧,但是也不敢有什么不轨的举动。

那位去年私自出逃欲要南下做皇帝的福王殿下可是前车之鉴啊。

皇帝现在手中兵强马壮的,群臣俯首,谁敢造次。

皇帝终于向宗室伸出他那邪恶的魔爪了,原本备受打击的士绅们也幸灾乐祸。

独苦不容众生苦啊!

现在终于有宗室来一起作伴了,甚至宗室们的处境更差,只能去种地。

而自己好歹家里还有不少良田,日子倒是还能过得去。

可惜士绅们还没高兴多久。

随着朝廷这一次大规模招募官员考核结束,十多万新晋官员们奔赴各地任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乡一级的官府机构成功的组建起来,朝廷随之又发布了一道政令,那就是要在各个新成立的乡修建乡学。

这还不是重点,让士绅们感受到危机和愤怒的是,朝廷竟然要在这一万五千所乡学中招收数百万的学子,还要全部免费给这些人启蒙,甚至提供食宿。

这实在是太过分了。

学不可轻传啊!而且这些人学的还不是以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只是成为了其中的一门普通学科。

什么算术、农桑、律法等难登大雅之堂的杂学,竟然也在新学中与向来独占鳌头的儒家经典并驾齐驱了。

甚至,对于儒家经典的教学和考核要求都大大的简化,仅仅只是要求学子们能够理解其中的简单意思就可以了。

这还如何了得?

朝廷不需要懂得高深儒家学问的人了,那我们钻研了大半辈子,才掌握的儒家高深学问还有什么用?

今后我们还如何借此控制学问的传播?还如何控制天下读书人的数量?还如何保证我们优越的地位?还如何保证我们将来卷土重来?还如何保证我们在乡间的名望借此继续暗中掌控广大乡村?

不行,绝对不行!

不能够让朝廷的乡学成功开起来,即使无法阻挡朝廷修建乡学,也要阻挡朝廷招募大量的先生,还要阻挡朝廷招募大量的学子入学。

只有天下的读书人数量以及读书人的学问被我们掌控,才能在将来卷土重来,才能在当下继续保持自身在乡村的名望。

士绅们急了,这一次,皇帝他已经不满足于只是收取一些土地钱粮了,而是要彻底断了士绅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啊。

朝廷如此大规模的培养读书人,而且还是与当前士绅们有很大区别的读书人。

随着读书人越来越多,读书人也就越来越不值钱,而且只有接受了朝廷新式教材教育和学问的读书人,才是今后朝廷要重用的人,才是广大乡村百姓们趋之若鹜的新式士绅。

若是任由朝廷这么干,不久的将来,现在的这些士绅们终将会迅速失去他们在乡村的地位和名望,随之而去的还有大量的钱财土地。

为此,士绅们再次积极的行动起来,相互串联商讨应对办法。

喜欢大明崇祯:朕不做亡国之君请大家收藏:大明崇祯:朕不做亡国之君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