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在雄河县的县委办公室里,顾伟民和沈东两人坐在茶几旁,中间摆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茶。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充满了紧张的气氛。
“沈书记,我听说你对最近的社会治安问题有一些新的解决方案?”顾伟民首先打破了沉默,他的语气平和,但话里却藏着锋芒。
沈东眼角一跳,他知道顾伟民这是在试探他。他硬着头皮说:“没错,我认为我们应该采取更严厉的手段来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
顾伟民微微一笑,他并没有直接反驳沈东,而是以一种慢条斯理的语气说:“沈书记,你的方案听起来很有力度。但你有没有考虑过,打击犯罪只是治标不治本。我们需要找到犯罪的根源,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
沈东听后,脸色一变。他清楚,顾伟民这话是在指责他的方案过于简单粗暴,没有深入到问题的本质。他试图辩解:“犯罪根源复杂,我们不可能一一解决。”
顾伟民点了点头:“确实,犯罪根源复杂。但是,如果我们一味地采取严厉打击的手段,而忽略了社会公正和民生问题,那么犯罪只会像弹簧一样,越压越反弹。”
他的话语像一把利剑,直指沈东的要害。沈东沉默了片刻,然后叹了口气:“那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办?”
顾伟民见状,知道自己的话语已经起到了效果。他放缓了语气:“我们应该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入手,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生活条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犯罪。”
这场对话结束后,沈东对顾伟民的看法有了明显的改变。他认识到了自己方案的局限性,也认可了顾伟民的观点。从此,他在处理问题时,更加注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治标。
在沈东离开办公室之后,县委组织部长陈涛走进了顾伟民的办公室。他一脸笑意,看起来心情不错。
“顾副书记,刚才你和沈书记的对话我可是全都听到了。你这一番话真是高明,不仅指出了他的问题,还没让他感到丢面子。”
顾伟民微微一笑,摇了摇头:“陈部长过奖了。我只是觉得,官场斗争中,我们不仅要斗争,更要懂得如何合作。拉拢人心,不是靠强硬的手段,而是靠理解和共赢。”
陈涛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这话我同意。但拉拢人心也需要时间,不能操之过急。”
顾伟民点了点头:“没错,人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拉拢过来的。我们需要有耐心,有策略。只有真正理解了对方的需求,才能找到最合适的方式。”
他看着陈涛,语气诚恳:“陈部长,我们合作也有一段时间了,我希望我们能够继续保持这样的关系,携手为雄河县的发展努力。”
陈涛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意。他感受到了顾伟民的真诚和信任,也坚定了自己与顾伟民合作的决心。
“顾副书记,你放心。我会全力支持你的工作,共同为雄河县的发展努力。”
不久之后,顾伟民来到县委宣传部,进行了一次宣传工作的视察。县委宣传部长李盈盈陪同在侧,向顾伟民详细介绍了宣传部的各项工作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