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 江夏游(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人闷还心闷,苦辛长苦辛。

愁来饮酒二千石,

寒灰重暖生阳春。

山公醉后能骑马,

别是风流贤主人。

头陀云月多僧气,

山水何曾称人意。

不然鸣笳按鼓戏沧流,

呼取江南女儿歌棹讴。

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

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赤壁争雄如梦里,

且须歌舞宽离忧。

韦冰是李白的故交,从南陵来到江夏,曾与李白一起参加了鄂州刺史韦良宰的天长节大会,会后与李白单独相会,一起饮酒赋诗。再次相逢,李白给他写了这首诗。诗中叙述了安史之乱后,他们很久没有再见面。韦冰曾被贬至张掖,李白则因永王李璘案被长流夜郎。后来李白因遇赦而被放还,没有想到能在此地见面。以前在宴会上,李白由于身体欠佳,未能写上一首抒发心意的七古长诗。昔日在长安时,李白骑的是天子的西域大宛汗血宝马,现在在诸侯前只能骑行走迟缓的下等劣马了。有幸的是,在这里能遇到从弟南平太守李之遥,与己坦露胸襟,再遇到夫子并相与高谈阔论,有似山开云散,忽见青天,这使李白长久郁积的忧闷和苦辛得以释怀。饮酒千石,使李白冷似寒灰的心顿时暖如阳春。韦冰像山简一样醉后还能骑马,真是一个好客的贤主人。头陀寺的云月带有一股僧气,不然的话,他们可在江中流鸣鼓按笳,让江南美女唱唱船歌,岂不快哉!今天喝得可真是痛快,李白他真想为君一槌打碎黄鹤楼,也请韦冰为他铲除鹦鹉洲,那才叫痛快!当年的魏、吴的赤壁争雄之战,已成梦幻,让江南女儿的歌舞,来宽解他们郁闷的忧怀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此诗抒发了李白的忧怀愁绪,接着他们又一起到赤壁一游,并当场写了一首赤壁歌:

二龙争战决雌雄,

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

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

鲸鲵唐突留余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

我欲因之壮心魄。

(《赤壁歌送别》)

此诗前四句想象当年赤壁之战周瑜破曹、火烧赤壁的壮烈情景,场面恢宏、气势宏大,刻画得非常生动;后四句谓沧江澄碧、两鲸相斗,余迹犹存。诗人将此历史场面描绘下来,一来送韦君,二来也壮壮自己的胆气。赤壁之战的雄伟场面,也因此诗留存千古。

李白赋了此诗之后,还显得有些不够尽兴,于是又写了《江上吟》诗,以申之:

木兰之枻沙棠舟,

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

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

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词赋悬日月,

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

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

汉水亦应西北流。

此诗与《赤壁歌送别》写于同时,李白在与韦冰同游赤壁后,又乘兴坐船载酒,在大江上游览。他想起了战国时楚国的屈原大夫。如今楚国的宫殿都已荒芜无存,唯有当年的青山依旧,而屈原的词赋却像日月高悬,永照人间。李白非常自信他那如椽大笔能摇撼五岳,他那笑傲权贵的诗歌可凌越沧洲。他不相信功名富贵可以永远存在,就像江汉之水永远不会向西北而流一样。此诗中表现了李白相信诗歌的价值是永存的,也相信自己诗歌的精神力量可以凌驾在帝王公侯的权力之上。功名富贵只是暂时的,而屈原和自己的诗歌则可以超越历史。这是他在向权贵们挑战,伟大的诗歌是可以永远流传下去的。

《鹦鹉洲》也当写于此时。在李白初游江夏黄鹤楼时,他见到了崔颢所作的《黄鹤楼》诗,当时就佩服得了不得,曾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虽然他嘴上是这么说,可心里却不服气,总想自己写一首与此相仿的诗,把崔颢比下去。他在游金陵凤凰台时,曾写过一首《登金陵凤凰台》,但那首诗用的是不黏的七律体,还不是《黄鹤楼》的半古风半律诗体。这次他决定亦步亦趋地仿照《黄鹤楼》的体式再写一首,再与崔颢诗挑战一回。李白的《鹦鹉洲》诗如下:

鹦鹉来过吴江水,

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

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

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

长洲孤月向谁明。

先说李白此诗所表现的内容。鹦鹉洲的名称,是因三国时祢衡曾作的《鹦鹉赋》而得。祢衡为江夏太守黄祖所害,而葬此洲,故李白此诗是为悼祢衡而作。尾联“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表示诗人对祢衡命运的极大同情。此诗前半首仿《黄鹤楼》,是古风体,后半首是律诗体,与《黄鹤楼》诗结构相同。诗的颈联“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对仗极工,为人称赞。但对于《黄鹤楼》和《鹦鹉洲》二诗的优劣,历代学者争论不休。

赞李白者,如宋人刘辰翁说:“情景虽称,终觉豪胜。”(《唐诗品汇》卷八三引)元人萧士赟说:“‘烟开’二句较‘晴川’句竟分雅俗,结故清远足敌。”(严羽点评《李太白诗集》卷一八)清人张?《唐风怀》引质公评曰:“此篇凡三‘鹦鹉’、二‘江’、三‘洲’、二‘青’字,其法皆出于《黄鹤楼》……与《凤凰台》同一机杼,而天锦灿然,亦一奇也。”

贬李白者,如明人许学夷说:“太白《鹦鹉洲》拟《黄鹤楼》为尤近。然《黄鹤》语无不炼,《鹦鹉》则太轻浅矣。”(《诗源辨体》卷一七)清人吴昌祺说:“此太白率笔,后人称之,陋矣。”(《删定唐诗解》)清人纪昀评此诗说:“崔是偶然得之,自然流出。此是有意为之,语多衬贴,虽效之而实不及。”(《灜奎律髓汇评》卷一引)

总之,古今学者历来对李白这首诗褒贬不一。但实话来说,李诗是稍逊崔诗的。一是李诗模仿崔诗,已输一筹;二是李诗鹦鹉不及黄鹤切题、用问精巧,功力虽及,但浑厚自然不足。因李白、崔颢都是盛唐诗人,开元年间七律不大定型,故古、律参半尚是当年风气,而到安史之乱后期,律诗已经成熟,古律一体的七律已不再可行了。

争强好胜是李白的性格所致,在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与《鹦鹉洲》二诗上表现尤为明显。

喜欢李白这一生请大家收藏:李白这一生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