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来到了三月十五日。
玉京北大营。
烈日高悬,狂风呼啸,校场上十八面大纛迎风飘展。
陈安站在高处点将台上,微微俯视下去,一眼便在阵列中望见了云州军府战兵所在。
下方校场中,六大军府战兵隐约分为六部分。
前面三部分,从左往右,依次是凉州,中州,青州战兵。
后面三部分,云州军府‘冲霄营’,‘凌霄营’,‘赤霄营’三大营合为一处,站在了中间地界,左右两侧分别是灵州与扬州军府战兵。
此时,六州军府府主却并未与各自麾下战兵站在一处,而是立于点将台上,隐隐落在几大执御长老之后。
点将台中间,张昱朝左右望了望,片刻后,出声问道:“众位道友,此次战事,我灵庭数万战兵还缺一主事之人,不知哪位道友愿意担此重任?”
听闻张昱所言,陈安,晁英,诸葛明,欧冶宏等四位执御长老却是沉默不语。
“张道友所言有理!”
闻言,诸葛明目光闪动了一下,微微点首,笑着道:“诸位道友请观!”
陈安坐在上首,望着左手一人,正声道:“诸葛兄,你精通兵法,不知此次可有谋略?”
此次,我灵庭要将山海关北三千里,东西四千里之地吞下。
道兵,炼体士,炼气士三者配合之下,一营战兵实力强横无比!
而他身旁青年,正是赤霄营校尉,兼任随军法师团主事——陈铎。
……
六州之民只知晓一事,那便是灵庭战兵攻无不胜,战无不克!
甚至在北胡象兵,狼骑兵的突袭下,灵庭五万道兵损失近半!只是,在后来的捷报中,灵庭刻意美化了一些。
听到陈安如此推崇自己,诸葛明与其对视了几眼,轻摇羽扇,朗声道:“陈兄言重了!明身为灵庭执御,敢不尽力!”
五年前,我灵庭虽号称有五万道兵,可是此些道兵分散于众多世家手中,如同一盘散沙,与异族作战,并无多大优势。
可如今,六州军府正营战兵大多是凡俗猛士,此些人性格坚韧,能沉下心来刻苦演练道兵大阵。
这青年身旁还站了一少年,少年面容俊朗,身上衣袍虽是红色,样式却与周围之人不甚相似,且衣袍上隐隐有灵气波动散发出去,似是法衣,此少年正是陈钧。
见天色已晚,陈安便下令,令各军在通天峡外扎营。
待号角回音消弭之后,一道浑厚声音在所有人耳边响起。
陈安稍作思索,暗忖道:“此事也并非不可!”
山海关以北,北胡草原同样有一万四千里长,一万两千里纵深。
不如,就由你来主持此次战事吧!”
山海关距离玉京不远,仅有三百余里。
“兵发,北原!”
正当二人交谈时,高台两侧,六位炼气士手持精致号角。
近百位身着赤色袍服之人围聚一起,其中,熟识之人三三两两的小声交流着。
站了许久,陈钧轻声道:“铎哥,你说灵庭此次北伐,是否能轻易大破北胡?”
“我灵庭六州东西长两万里,南北宽约一万六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