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嘉看了看,言道:“一千两。”
左喜明立马皱眉,“一千两,太多了。你便是想要送你左叔钱财也不用给这么些,不过五百两便是至多了。”他摇头说道,“我早先已经打听过了,便是你当初看中的天涯山也不过是出家四百两,你这是……”
“左叔。”柔嘉开口道,“一千两不只是买下马头山,还有马头山下的那几十亩水田。”
“水田又何用,又不可种粮食。”
旁边的师爷也是不解的看向柔嘉,心里打量着这个『妇』人模样的女子,说话谈吐不俗,到底是有些本事的。
“便是因为是水田才要买下的,日后『药』山开采出来,来往繁密,日后若是山下水田被人买走,怕是会坏了规矩。只这一千两虽然多了一些,不过……”她看向左喜明道,“听闻县内许多农家苦无米粮度日,如今又是腊月,总要让百姓过上一个安稳的新年,是以多出来的,便是我对成阳县的百姓做的贡献吧!”
左喜明心中不知何感,上次,他不过是随口一提,她便已经记在心上,真是如苏逾博所言,她若是为男儿,定是出阁入相之辈。“在此,我便替成阳县的百姓谢你了。”左喜明起身,朝着柔嘉躬身行礼。
柔嘉忙退开一步,道:“左叔,你这么做可就折煞我了。”
旁边的师爷写好了字据,递给柔嘉,便道:“过几日,我便领人带姑娘去看看马头山。”
“有劳了。”身后的盛子掏出一个荷包递过去,师爷也不推辞,接了过去。这本是规矩。
几人又说了会儿话,崔氏便派人来催,说是席面已经开好了。
左喜明和师爷与柔嘉一同到了大厅,厅内开了两桌席面。
几个小的正坐在一旁的椅子上,说笑,崔氏和两个姨娘正吩咐人摆开宴席。
一时落座。
两个姨娘自然不能落座,只在崔氏后面伺候。
几个孩子开了一桌,崔氏,左喜明师爷,柔嘉他们则坐在主桌上。
虽然菜『色』不甚丰盛,倒也吃的尽兴。
直到入了晚间,柔嘉才带着两个笑的回苏府。
崔氏累了一天,正在屋内躺着,外间一个婆子掀开帘子,左喜明便进来了,道:“今日倒是累着你了。”他过去亲自给崔氏倒了一杯茶水。
崔氏接过来,说道:“许久不见苏家姑娘,倒是比从前更水灵了,半点儿都不像嫁过人的。”
左喜明也点头,道:“她自来聪明,又不自苦。”
两人正说事儿,突然间一旁的一个丫头小声的咦了一声,两人侧头看过去。
见那丫头正在收拾今日柔嘉送过来的几个匣子,丫鬟捧着匣子过来,一个匣子里装了一些首饰,虽然不甚精贵,却也是一套一套的都备齐了,且名字都标上去。
崔氏打开一看,果然是嫡庶有些差别。
另外一个匣子装的则是笔墨纸砚一整套,这些倒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