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志说上京战役时有的连队就遇到过了,枪栓拉不开,弓弦都冻断了,战士们用刺刀,用石头拼命。
气得易山用拐敲打桌子大骂:格老子,玛格逼的。
赵晓兵有些感叹,这次是麻子大呵欠,全体总动员了。
他叫李兴志安排好后走汉中,去关中,再去洛阳,大都,中京走走,转一圈看看。军情司继续组织,赶在枯水期到来前,再运一次粮食进去。
易山呵呵的调侃赵晓兵了,还真舍得下本儿,让马儿全都吃粮食了。
他说江南粮仓里的陈粮不运走,秋收不是还要修仓库?马儿不吃粮要掉膘,那么寒冷的如何跑得起来。
李兴志乐呵呵的说这是师傅和哥儿将国家治理的好,才有这么大的手笔。
易山乐了,铁拐敲打着地面骂人,麻麻得,在朝廷里才干了多久,也学会拍马屁了。
那小子只得傻里吧唧地对着易山笑。
第二天,李兴志赶回成都,赵晓兵和易山去被服厂制作样品,次日定型,大规模生产。
赵晓兵又让范婶动员罗城工匠家属,妇女们制作厚型布手套,做这种手套要达到冬天带上略有保暖作用,不影响两手的操作活动。
傍晚,两人吃酒,易山说还忘了一件事,大雪之后行走在雪域草原的雪盲症得消除掉,不然战士们行军太难了。
赵晓兵说这是要配上防风镜,武装成现代特战队的节奏了?
易山认为,现在工匠们已经能生产薄型有色玻璃,做防风镜就简单了,两人又开始设计架子护套,次日再去工厂试制样品,
三日后,多款防风镜做了出来,易山拿去军校试用,优中选优,实现定型生产。
晚上,易山将万勇找来吃酒,都是罗城的老人了。
三人喝到微醺,万勇说不吃了,他心里有数,会调集全部力量赶制的,叫易山和他把心都装进肚子里去。
易山高兴,等万勇走后又和赵晓兵吃了三杯才拄着他的铁拐,吧嗒、吧嗒地回去休息。
这人当真是喜事上身精神爽,去年从沈州回来的时候他感觉易山老了一头,以为他会垮下去的。
没想到竟然干劲十足,居然还有了儿子,呵呵。
回房,莹莹已经灭灯,赵晓兵摸黑进屋休息,天亮了发现躺在怀里的竟然是红菱
他惊讶的楞在了当场。
待红菱离开,莹莹进来,赵晓兵问她如此下去,该如何收场?
莹莹说那要看他的了。
哎,赵晓兵长叹一声,说她是在考验他的意志了。
莹莹笑着夸他意志坚定得很呢。
他问那些警卫呢,瞒不过的。
莹莹柳眉倒竖,说她警告过的,不许瞎比比,小心红菱的鱼鳞剑不认人呢。
莹莹得意的说,她还给每人发了一百贯酒钱呐。
哇塞,威胁利诱都用上了,应该能保证安全。
赵晓兵看着身边特别搞笑的女人,一把揽在怀里。
早饭后,他和易山去蒸汽机试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