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枫在汉中城默默谋划着一切可行的办法,他却不知道曹魏那边又出现了本应该不会再重蹈覆辙的事情,毕竟曹『操』纂汉称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曹『操』那边发生的事情就是两位顶级的谋士服毒『自杀』了,因为曹『操』决心要把他们调离中枢,发配到无关紧要的边缘小县之中。
贬官是其次,重要的是他们二人看到曹『操』已经听不进去他们的话了,以前答应他们不会篡汉的约定也是假的,所以他们死不瞑目的『自杀』了,因为曹『操』再也不是他们熟悉的那个肯听忠言的明主了。
这两个顶级谋士就是有王佐之才的荀彧和荀攸!
荀彧乃是曹『操』平定北方最大的功臣和首席谋士,被人尊称为荀令君。
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和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平定河北期间,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为陵树亭侯。荀攸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被称为曹『操』的谋主。
荀攸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他生前设奇策共十二计,对曹『操』帮助甚大。
荀攸乃是荀彧的侄子,还年长荀彧十岁,这是极为少见的事情。
两人关系甚好,不以身份相处,而是以至交好友平辈论交,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辅佐一个明主可以匡复汉室,但绝不是篡夺汉室正统江山。
他们二人是真正的死忠于大汉王朝,绝不是曹『操』,曹『操』不篡汉称王,他们会一直辅佐曹『操』,并且誓死效忠曹『操』为主公,但是曹『操』让他们失望了,违背了约定,所以他们二人努力了很久,依旧劝阻无果,别无他法之下,二人披头散发耻笑起来,原来自己是那么的傻,那么的天真,曹『操』这种『奸』雄又怎么会不想取代大汉成为又一个王朝的开创者呢?
二人疯疯癫癫笑了很久,最终在曹『操』面前饮下了毒酒『自杀』身亡了,曹『操』想阻止都已经来不及了。
二人中毒身亡之前,指着曹『操』大骂一声,『奸』贼不得好死!!!!!
看到两人的惨状,曹『操』身边的谋士武将都噤若寒蝉,面『色』极为的不自然。
他们想不通为何荀攸和荀彧如此想不开,非要死忠于大汉,大汉本来就是名存实亡,顺应天意取而代之有何不可?
曹彰,曹丕和曹植都感觉非常可惜,如此两个顶尖大才,若是没死,以后辅佐他们必定是肱骨之臣。
特别是曹丕,目光闪烁,内心阴沉不定,从数个月之前开始,他就已经在动用关系和手段准备收服荀攸和荀彧了,本来进展感觉还不错,没想到发生了这么狗血的事情,这两个人还真是顽固不化,太愚忠了!
捏着拳头,曹丕有些嫉妒,为何他的麾下就没有如此忠心之人?
曹植看了看身边的主簿杨修,杨修对着曹植微微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显然也对荀攸和荀彧的死感到太不值得了。
而曹彰却是三人之中恢复过来最快的一个人了,毕竟他是武将,最看重的也是武将,荀攸荀彧的死他虽然也感觉可惜,但是谋士不止他们两个,还有许多顶尖的谋士可以拉拢,所以他很快就释然了。
并且,前段时间他得到秘密消息,曹丕已经在私底下接触荀攸和荀彧了,经常偷偷『摸』『摸』出入荀攸和荀彧的府邸,曹彰知道后自然也心中忐忑起来,担心曹丕得到两个顶尖谋士的支持,现在荀彧和荀攸居然『自杀』了,内心深处曹彰还是有着一丝窃喜的,只是这份窃喜隐藏的很深,就连嘴角的弧度都没有浮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