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纷纷找位子入座,嘴里没忘了说:“什么地方也不行啊,支书。要没了规矩那不乱了套?”
这是老支书最爱听也最爱说的话,什么事都按辈份排座次,还要他书记干什么?闻听自然乐得合不上嘴,说道:“那我就不客气了,咱们边喝酒边啦,酒喝完了事也就办完了,两不误!”
老支书办起事来还是风风火火,决不拖泥带水。他习惯了坐下来先总结一下,就算是在喝酒的时候。他先是对老党员作评价:“老党员都是我的大哥,一句话,没有你们支持,我的工作不会进行的这么顺利,咱们先敬老大哥一杯!”他带头,三个老党员受宠若惊,慌忙说道:“我们哪来的功劳?全是你支书带的好呀!”
支书郑重道:“咱村里人都知道,如果不是你们支持我‘紧紧腰带渡过难关’,我们村欠镇上银行几百万的钱什么时候是个头?没有你们的话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来,再干一杯!”
老支书说的事,是他初任支书时,村里欠外债两百多万,人均债务要三千元还挂零,而且年年长利息,村里竟然有三成的人把户口迁到了城里或外村。只在这村住着。
老支书真有个狠劲,他首先花十天时间,吃住在村委,党员会不断的开,终于统一了意见:加大提留还帐!因为有许多往来帐,占有一部分数目,还起来非常困难,几个老党员顺着老支书的话说:“先紧紧扎腰带,过几年就好了。”
乱世出重典,果然奏效。要说村民素质真高(也可能驯服了?),标准的顺民,很快按书记的思路走。得意的支书常在村民会上大肆渲染;一直到现在,村里就这样扎紧腰带,把村子搞的红红火火,由一个欠债村搞的天天大车小车不断,参观的人儿啧啧赞叹。
“春子也跟了我十多年了吧?”春子这员干将,可谓打打杀杀冲在前的最老的部下,老支书对他的部下自然不忘夸赞一番;之所以他们都忠心耿耿,都离不了他恩威并重的用人策略。春子点头道:“快二十年十了,书记。”
老支书感叹道:“不知不觉一二十年了,宝成要好好干,我不就可以早一天退下来了吗?”
谈到村委大事,众人不敢乱言,老支书说话,自然有他的目的。春子就坐在侧首,而宝成是不久前的文书,是指定了的接班人,却因男女关系被搞了下去;本来前途一片光明,哪知道临了却不洁身自好,自顾一时的耀武扬威,落得了这样下场,老支书又悲哀又感叹。
秋叶则是才补上来的文书,论家族和春子稍远些,在家族里和支书都是一支,春子则属二支。宝成下台后,论资排辈应该是春子的文书,论资排辈他要上去了,谁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生生把文书大权夺了去,这让春子总是一块心病,碍于老支书的面子才面和心不和。
秋叶原来是镇办企业的高管,干的好好的,却突然来插一杠子,的确出乎人们的预料。春子道:“书记,啥事不都在您的预料之中?宝成太张狂了,还没干上书记就阳奉阴为,你不是常给我们啦三国吗?宝成就是势大欺主的诸葛恪,到不了好处,看您说的多准呀?!”
大家都愣愣的听春子说。宝成的男女关系已是人皆共知的事,但没人多管闲事。今天春子的话让人含糊不清,但也隐隐约约听出了什么。
老支书道:“别光说话不喝酒,秋叶春子,以后这村里就靠你们了,应该团结起来…来,和老党员加深加深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