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79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闻所未闻法应求其义理

不退于菩提智慧得增长

闻所未闻法不随恶慢心

不生于谄曲生则非菩提

闻所未闻法应求解其义

先虽未曾闻一心应思念

是人求法时能得闻正法

常值遇诸佛不退失菩提

得见诸佛已则能正问难

声闻人得闻咸以为欢喜

是人甚希有能作如是问

我等尚无心况能闻是事

声闻称希有天神皆欢喜

诸佛称其名此是多闻果

若有所问时佛答其所问

无量诸大众皆得大饶益

得闻是多闻菩萨所问答

无量众皆得无上之法眼

佛告富楼那。以是因缘。当知菩萨闻未闻法。信受不逆。正心思量不即言非。则能饶益无量众生。富楼那。乃往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只劫。尔时有佛号一切功德光明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富楼那。是一切功德光明王佛。寿八十亿岁。其佛一会声闻弟子。不受诸法漏尽解脱。恒河沙数此不可计。是诸阿罗汉皆得共解脱。菩萨众数亦复如是。富楼那。其佛灭后法住六万岁欲涅盘时。百亿菩萨皆与神力。为护法故。悉遍百亿阎浮提内。一一阎浮提。各有一菩萨。富楼那。一切功德光明王佛灭度之后。诸弟子众渐皆懈怠。不复诵持如是深经。诸法空经。净戒头陀经。渐皆灭尽。以其不能读诵说故。其法广大有八百四万法藏。一一法藏。有六十八百万亿那由他修多罗。一一修多罗中。有三万六千忧陀那。一一忧陀那中。有七百六万亿偈。富楼那。最后末世法欲灭时。于此尔所佛法藏中。余但有一修多罗忧陀那。时有比丘法师名那罗延。于此阎浮提中。佛与神力。为护法故。是那罗延法师。多闻广博善能说法。严饰文辞义理明了。每常乐说所未闻法。当说法时。多有人众违逆毁破。那罗延法师。便作此念。是诸人众。所未闻法闻不能信不乐听受。若听不解心不随顺。闻已违逆破坏出过。而作是言。此非佛语非大师教。所以者何。我等未曾从师和上闻如是经。又诸长老比丘。亦复不言从师和上展转所闻。今诸比丘。唯有一余修多罗忧陀那。我今何不独处闲静。富楼那。那罗延法师。作是念已独入深山。尔时阎浮提中从劫初来。有六万八千大城。城长十二由旬。广七由旬。庄挍严饰街巷相当。人民充满丰乐安隐。其后续造八十四亿小城。有广七由旬或六五四三二由旬。其最小者。广一由旬。富楼那。尔时阎浮提中有一大城名为安乐。中有长者名为阇匿。有一子名摩诃耐摩陀。是长者子在空闲处。有一天来。为说偈言。

汝当勤求法求已正思惟

功德王如来已记汝作佛

富楼那。天说偈已忽然不现。时长者子。即诣父所头面礼足。作如是言。我欲出家。于一切功德光明王佛法中。修习梵行。尔时阇匿长者。以偈答曰。

我家多财宝金银无有量

阎浮提所无我家悉具有

我所求财宝为子受欲乐

云何行出家为世所轻贱

尔时长者子。偈答父言。

我乐常求法求已正思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不乐受富乐当为世作佛

不须家业宝我欲求少欲

所出之法财今当行出家

诸佛出世难佛说法亦难

我今值佛法云何当舍离

富楼那。时长者子。头面礼父足。绕已而出。说此偈言。

设有一亿父及有百亿母

犹尚不能遮今我出家心

我舍身寿命父母亲族财

唯不舍佛法当行出家求

富楼那。时长者子说此偈已。出家为道。即诣那罗延法师。求欲听法。时那罗延法师。即为演说所未闻经。时摩诃耐摩陀比丘。闻所未闻经已。问那罗延法师言。我于此经先所未闻。如是诸经。谁读谁诵谁受持者。从何处闻。那罗延言。我以宿命善根因缘故。亦以一切功德光明王佛威神力故。如是深经自然在心。富楼那。是摩陀比丘闻说此已。加心思念智力即生。以大智慧方便力故。难问那罗延法师。那罗延随义答已。而作是言。一切功德光明王佛时。有一比丘问佛是事。如汝今问佛如是答。时是比丘闻已欢喜。富楼那。是摩阿耐摩陀比丘。复问那罗延法师。那罗延言。一切功德光明王佛时。有一比丘问如是事。如汝今问佛如是答。时是比丘闻已欢喜。富楼那。

时摩陀比丘。语那罗延法师言。正士。昔日从佛。闻如是几问答事。那罗延言。置此勿问。是事难信。余人身未证增上法。亦复难信。第二第三亦如是问。摩诃耐摩陀问言正士。昔日从佛闻是几问答事。那罗延言。置此勿问。不得已者。今当为汝譬喻解说。诸有智者譬喻得解。比丘。我于一切功德光明王佛所。得闻众生之性多于地种。比丘。假使一切三千大千世界众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皆尽其数。令得人身有智慧力。一一众生于弹指顷。能起恒河沙等问。然其所问各各不同。比丘。如是展转。乃至十方无余世界一切众生。若一劫若过一劫。起此诸问。复有一人。能弹指顷。起尔所人一切诸问。差别各异。如是一人。复尽一切无余众生。若一劫若减一劫。起种种问。于汝意云何。是所起问宁为多不。答言甚多。非是譬喻所能得及。那罗延语摩陀比丘言。我今明了告汝勿生疑悔。如彼一切无余众生。若于一劫若减一劫。所起疑问我从佛闻。一法门中所答多彼。如是二门三四五门十二十三四五十。乃至百千万亿门。比丘。我当略说一切所有算数名字。无量无尽不可思议。过是诸数我尽诵持。比丘。此诸答者。悉皆总在一法门中。我悉知之。所谓一切功德光明王如来。说是道句门句印句本事句金刚句重句不可动句难得底句。比丘。于一门中摄一切法。谓无作门。一切诸法一切诸句。是门为本皆入是门。一切修多罗忧陀那皆入门句。分别一字能入多字。比丘。如是能入七万八千诸陀罗尼。是中有九万二千诸根差别。是众生行门中。有八万亿形色。于诸道差别。是诸形色我知其名。一一色中我知百名。如是二百名字三百名字。乃至知千名字。皆在阎浮提中。又复过是十方佛国。其中所有各各缘各各名字我皆得知。举要言之。佛所有力。于诸法中各各差别。问答差别。我皆知之。皆是一切功德光明王如来威神之力。富楼那。时摩陀比丘。语那罗延法师言。唯愿正士。还诣聚落城邑。随转一切功德光明王如来法轮。愿受我请。我当卫护为受法者。那罗延言。且置勿说。今世比丘悉皆懈怠。集善法中无有深欲。摩陀复言。我从今日。当于善法深生欲心。为求是法不敢懈怠。富楼那。摩陀比丘即请那罗延。还入聚落令说正法。当随卫护咨听未闻。富楼那。尔时摩陀比丘。多为人众供养恭敬。时人皆谓持戒智慧多闻最上功德无量。时摩陀比丘。入城邑聚落。称赞那罗延法师。为令众生入于正法。又使佛法普得流布。富楼那。时摩陀比丘。多导人众。使供养法恭敬守护那罗延法师。为听法故。富楼那。其后那罗延法师。为摩陀比丘。所守护已。后入城邑聚落。种种广说一切功德光明王如来阿僧只劫所修菩提。令普流布。如是富楼那。摩陀比丘于百岁中。常随那罗延法师。所问诸法。常是新异未曾重说。富楼那。那罗延法师。得是摩陀比丘所护助故。使无量众生住圣法中。无量众生住佛菩提。富楼那。汝谓尔时那罗延法师。守护法者善说法者。岂异人乎。即弥勒菩萨是。富楼那。摩陀比丘。守护法师佐助劝请。以是福德力。命终之后。即生下方第十世界上众佛所。于彼佛前问断一切众生疑经。佛时称赞百千善哉。即为演说断一切众生疑经。说是经时。无量众生。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入必定。富楼那。摩陀比丘命终之后。复值须弥山佛。于彼佛前。问摄出一切法经。时佛称赞百千善哉。即为广说摄出一切法门经。说是经时。无量众生。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命终之后复值山王佛。于彼佛前问诸法门经。时佛称赞百千善哉。即为广说一切法门经。说是经时。无量众生。必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命终之后复值梵音声佛。于彼佛前。问请摄一切法经。佛时称赞百千善哉。即为广说摄一切法经。说是经时。无量众生。必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富楼那。摩陀比丘如是展转。所值诸佛值已问经。所度众生。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若以劫若以过劫。说诸佛名。众生所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不可得尽。富楼那。是摩陀比丘。凡所护持诸佛正法恒沙可数。是诸佛者。若现在世。若已灭度不可称计。是故富楼那。当知菩萨摩诃萨。闻未闻法思惟义理。得如是等大功德利。富楼那。汝谓尔时摩诃耐摩陀比丘于那罗延法师所。闻未闻法随其义趣者。岂异人乎。即桥越兜菩萨是。时摩诃耐摩陀比丘。守护正法闻所未闻。随其义趣不着言辞。以是因缘值无量佛。值已闻诸深妙经。以是往昔善根因缘。今于我所。亦问摄一切法大海法门经。我为说时。无量众生得大饶益。尔时世尊。欲重明此事。而说偈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菩萨闻未闻应思其义理

不应作是言我昔未曾闻

闻所未闻法正念思其义

是故慧增长如海受众流

多闻转增上智慧亦复尔

能问诸佛事广利诸众生

集多闻如海智慧不可尽

善能知章句差别中第一

是故应当闻所未曾闻法

求所未闻法得如是果报

复次富楼那。菩萨摩诃萨。于求多闻深生欲心。于空闲处深生乐心。一心勤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求已为断嗔恚修集慈观。为断贪欲修不净观。为断愚痴修因缘观。富楼那。何等是菩萨精进。菩萨云何修集精进。富楼那。若有菩萨。若于一劫若减一劫。若行若坐常发精进。富楼那。如是不名真实精进。有菩萨若于一劫若减一劫。修行净戒。苦行难行具足头陀。随所缘事深生欲心。而离诸法实相。如是不名真实精进。富楼那白佛言。世尊。何者是菩萨真实精进。诸佛所赞。世俗智者所不讥嫌。

佛告富楼那。菩萨于所未闻。应深空法无有微相合第一义。如是深经不违不逆明了其义。勤发精进心不退没。听受读诵。为人解说。是名菩萨真实精进。谓闻深经通达其义不违不逆。如是精进诸佛所赞。世间智者所不能诃。是故富楼那。菩萨应发如是庄严。世间众生不能得底。我于此中当尽其底。世间众生所可没处。我于此中不应沉没。世间众生所可畏处。我于此中不应怖畏。所以者何。我发庄严不与世合。为离世法故而发庄严。不以行世法故而发庄严。为不行世法故而发庄严。不为随世法故而发庄严。为转世法故而发庄严。富楼那。是名菩萨摩诃萨真实精进。菩萨成就此第二法。则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尔时世尊。欲明了此义。而说偈言。

菩萨求深法常勤发精进

思量其义理不随于音声

菩萨不随言知皆是虚诳

知诸法空故但求于善语

若于千万亿无量诸劫数

昼夜常行坐加心行苦行

于所未闻经不信非精进

能得深义底不名为懈怠

如是精进者诸佛所称叹

世间不得底菩萨得其底

世间所畏没菩萨不畏没

勤心常欲求空寂真妙法

空法中无畏亦无有退没

住我相法相故生怖畏没

散坏一切法名为菩提道

勤心发精进疾成多闻海

复次富楼那。菩萨善知五阴。善知十二入。善知十八界。善知十二因缘。善知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故。则能成就无依止智。得无依止智故。则于一切法不念不分别。以不念不分别为众生说法。破一切见令拔身见。菩萨成就此第三法。则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菩萨知五阴十二入皆空

分别十八界通达十二缘

不随于五阴知身是虚诳

于诸内外入悉知其性空

如是知诸法知已为人说

是故此菩萨智慧转高大

复次富楼那。菩萨摩诃萨。如所结戒。如所说戒。善能随学无所缺犯。何等是菩萨学戒。学一切法是菩萨学戒。何以故。富楼那。菩萨学一切法得一切法智。以是法智得无分别慧。以是无分别慧能知一切事。云何知一切事。菩萨悉知一切内事。一切外事。一切内外事。富楼那。何故名内。内名凡所有受可贪着处。谓是内身从十二因缘生。是中但有世俗假名。所谓此眼此耳此鼻此舌此身此意。富楼那。是名为内。是法凡夫所贪着故。名之为内。作是言。我当得如是眼。不作如是眼。得如是耳鼻舌身意。不作如是耳鼻舌身意。是中但以所起业缘。有果报生。是故名内。其中差别凡夫贪着。谓是眼是耳身鼻舌意。皆名为内。复次富楼那。内名为二。此事虚诳。诸凡夫人贪着受取而生诤讼。富楼那。如来于此从本已来。如实知之而不贪着。云何如来如实知之而不贪着。如来于此法中不作归。谁不作归。谓是爱结。此眼不作归。离眼不作归。耳鼻舌身意不作归。离意不作归。何以故。富楼那。如来于法不得内不得外。是故如来。于此法中不作归。如来是实语者。作是言。比丘眼非汝等亦非他人。何以故。本体不可得故。何法是眼。是眼属谁。何法是耳鼻舌身意。是意属谁。何以故。本体不可得故。富楼那。眼者今当推捡。耳鼻舌身意。今当推捡。于法无所贪受。何以故。若有受法则生苦恼。苦恼生故则无有乐。是故富楼那。于法有受皆受苦恼。若受苦恼则不离苦。富楼那。是名推捡眼。推捡耳鼻舌身意。无有入处。何以故。富楼那。若有入处则有出处。是故如来于经中说。眼是空无我无我所。本性自尔。耳鼻舌身意是空无我无我所。本性自尔。是性无性。如是无性无作无坏。富楼那。如是法性。若诸佛生若佛不生。是性常住。如来于诸法生知是不生。是故如来是实语者。作是言。若有佛生若佛不生。是性常住。富楼那。云何名无生。云何名无生智。富楼那。诸法平等名为无生。道名无生智。苦尽名无生。道名无生智。是名如来说有二谛。谓世谛第一义谛。富楼那。如来所说苦相。即是说无相。云何名苦相。谓是无为相。无为即是无相。智者知无为是无相。富楼那。智者云何知无为是无相。谓知无为法空。知是寂灭。知是归处。知第一利。知无热恼智者如是知无为。于是智中亦不生相。富楼那。智者离诸相得第一义利。无作无坏。富楼那。若人有作即是坏。若无作则无坏。无坏相是空。无坏相是无相。无坏相是无愿。富楼那。空法无有人作。无有人坏。无相无愿无有人作。无有人坏。富楼那。是名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坏相。何等是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谓诸如来所不得是。富楼那白佛言。世尊。何等法是诸如来所不得。佛言富楼那。一切法是诸如来所不得。世尊。以是故一切法是诸佛菩提耶。佛言如是。富楼那。一切法是诸佛菩提。而是菩提不名一切法。言一切法是诸佛菩提者。但是世俗假名言而说。不精进者难解难知。所以者何。不精进者。不能修习诸法平等。若不平等则与佛诤。富楼那。何人不能修行平等。富楼那。一切世间行不平等。诸佛菩提是中。无等亦无不等。富楼那。我以是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因缘我经中说。一切诸法于正位中皆入必定。是名必定入菩提门。是故富楼那。一切法皆是菩提。尔时富楼那白佛言。希有世尊。是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定亦不定。亦入文字。亦不入文字。亦入语言。亦不入语言。何以故。世尊。我今从佛闻说是经。于诸法中普得决定光明。世尊。我今如是于诸法中得决定光明。于一事中知一切事。知一切事中知一事。尔时佛赞富楼那言。善哉善哉。富楼那。汝能如是疾入诸佛一切法利。当知汝已曾于过去世。供养诸佛。种诸善根。亲近咨问富楼那。我念过去。于此土地虚空分中。汝已曾于六万八千诸佛所。得闻是经。以是善根功德因缘。汝于诸法普得决定光明。世尊。若我已于若千佛所得闻是经。我何故乃不以一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告富楼那。我念过去世。汝曾一劫。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杂余心而还退失。以是福德因缘。我今说汝于诸法师为最第一。富楼那白佛言。世尊。我本作何罪障。于一劫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还退失。佛言。富楼那。随逐依止恶知识故。又不能广流布法故。汝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还退失。富楼那。有四法。退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声闻乘。何等四。菩萨亲近恶知识故。能于善根增恶远离。作是言。何用如是发菩提心。生死长远苦恼无量。往来五道。值无难难。值诸佛难。净信复难。虽得值佛出家复难。汝今得值无难。勿复还失。汝于诸佛。未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善根未定。不得涅盘。轮转五道。是人闻说是已心则退没。于菩提道懈怠不乐。富楼那。菩萨有是初法。退失菩提成声闻乘。复次富楼那。菩萨不闻应菩萨经。谓菩萨藏经。发菩萨心经。摄菩萨事经。应六波罗蜜经。以不闻故。不如说行。不如说学。是人不知菩萨何法应亲近。何法应远离。何法应受。何法不应受。何法是菩萨法。何法是声闻法。如是不知不分别故。应亲近法而不亲近。不应亲近法而反亲近。是人应亲近法而不亲近不应亲近法而亲近故。则便退失诸佛菩提。心弱懈厌废舍本愿。富楼那。菩萨有此二法。退失菩提成声闻乘。复次富楼那。菩萨计得诸法。贪着吾我。行于邪见。堕在边见。没在恶邪。难可拔出。得闻深经。应第一义。无有微相。违逆不信。不能通达。起破法罪。以是因缘。生在难处不得值佛。不得闻法。不值诸佛所教化法。不得善知识。是人不见佛故不闻法。不闻法故不值诸佛所教导法。不值诸佛所教导法故不得善知识。不得善知识故失无难处生在难处。在难处故离善知识。遇恶知识。与恶知识共从事故忘失本念。是人失本念故舍菩萨心。舍菩萨乘而便退转。永失菩提念。但行生死法。不能修习大乘行法。富楼那。菩萨有此第三法。退失菩提成声闻乘。复次富楼那。菩萨得闻如是等经。不能深心教化他人。其心退没但乐独行。悭吝惜法心不欲说。不能以法广摄人众。以是不善根因缘故失智慧念。失智慧念已。不共他人读诵经法。不能以法与他共同。是人转身。失菩萨心忘菩萨念。富楼那。菩萨有此第四法。退失菩提成声闻乘。尔时世尊。欲明了此事而说偈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亲近恶知识懈怠于菩提

以是因缘故失上菩提心

深生恶我见堕在边邪见

而起破法罪生在于难处

生于难处已则断菩提心

忘失本忆念是故失菩提

是人不得闻生菩提心法

是心若增长能成于菩提

得广大妙法悭吝不欲说

以是因缘故退失于菩提

求大乘菩萨应知是四法

若知此四法菩提得以生

是故应远离如此四恶法

勤修行空法得近善知识

得如是经已不应悭吝惜

勤心为人说从是生菩提

佛告富楼那。菩萨成就四法。随回向菩提心不退失。随回向诸善根亦不退失。何等四。菩萨持戒清净忆念。成就有念安慧。勤心精进而不懈退。成就多闻生慧。富楼那。菩萨有此四法。随回向菩提心不退失。随回向诸善根亦不退失。尔时世尊。欲明了此义。而说偈言。

菩萨具持戒所忆念深远

勤心当精进多闻庄严慧

菩萨常亲近如是之四法

随心所起事皆能得成就

是故应常持净戒勤精进

不断忆念法常勤求多闻

持戒净生处忆念能净智

精进净佛法多闻生大慧

是故诸菩萨当学是上法

学是上法已当转无上轮

复次富楼那。菩萨有四法。则能利益菩提。持戒则是利菩提法。忍辱则是利菩提法。精进则是利菩提法。多闻则是利菩提法。富楼那。是名四法利益菩提。尔时世尊。欲明了此义。而说偈言。

菩萨净持戒利益于菩提

精进及忍辱多闻亦如是

清净持戒者所愿皆得成

戒净多利益菩提不为难

菩萨行忍辱身相智慧成

是故当行忍求佛相智慧

精进亦复能多利益菩提

常行精进者菩提则不难

多闻亦能利闻已得近法

远离于非法菩提则不难

四法是种子从是生菩提

是故诸菩萨应近是利法

复次富楼那。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则得身色具足财物具足眷属具足。终常不生诸恶难处。常值诸佛诸佛所赞。何等四。菩萨行慈不嗔不恼一切众生。富楼那。何谓菩萨行慈不嗔不恼一切众生。菩萨行慈于诸众生起我救慈。见诸众生身苦心苦。当作是念。我当勤行精进度是众生。于生死苦是诸众生。我应与乐。我应拔济离生死苦于诸众生应发是心。发是心已勤行精进。修习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富楼那。菩萨因般若波罗蜜。得具足六波罗蜜。何等为菩萨般若波罗蜜。菩萨云何因般若波罗蜜勤发精进。富楼那。菩萨作是思量何法名我。何法名我所。如是思量时。不见法是我。不见法是我所。作是念。作是念已。于此法中无我法。无我所法。菩萨离我我所故知身空。身空故众生空。何以故。诸法中我我所尚空。何况众生。菩萨如是离我我所故知众生空。众生空故知色阴空。色阴空故受想行识阴空。菩萨如是离我我所故知身空。身空故知众生空。众生空故知诸阴空。诸阴空故知种亦空。谓地水火风虚空识种地种地种相空。水火风虚空识种识种相空。是种无作者无使作者。若无作者是法即空。富楼那。菩萨于此离我我所故知身空。身空故知众生空。众生空故知诸阴空。知诸阴空故知诸种空。诸种空故知诸入空诸入空故诸入相空。诸入无作者无使作者。若法无作者无使作者是法即空。富楼那。菩萨以是观一切法空。观一切法空时。不见。诸法本体可生嗔处。富楼那。是名菩萨摩诃萨大慈。知身空慈。众生空慈。阴入种空慈。菩萨若能行如是慈。是名行一切法空慈。富楼那。是名菩萨行于大慈。如是菩萨离我我所。心深生欲心。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生大悲心。于诸众生若有众生。不知如是诸法实相。为令知故发大庄严。是名菩萨行于大悲我救故名慈。我作故名悲。菩萨成就如是大慈。能为众生作救作归。作舍作洲。能作究竟。是故菩萨应如是修行大慈。不贪着众生。亦不生嗔恨。是名菩萨众生空慈无有嗔恚。富楼那。若菩萨因慈因离因空。能入一切诸法不生不灭。是名菩萨常行大慈。菩萨如是通达诸法。诸魔魔民及魔所使皆不能坏。菩萨成就是初法者。能断一切功德中缚。断功德缚故得平等波罗蜜。尔时世尊。欲明了此事。而说偈言。

菩萨常如是修慈而观空

知阴入界离是中无有我

我我所二法决定不可得

为不得诸法而修行慈心

不依止诸法亦非不依止

是名诸佛道诸不依止法

能得无上忍忍诸法实相

诸法无生灭能善通其理

诸有大智者亲近于是法

常得妙身色亦得乐说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常得值诸佛知诸法义利

是故此菩萨得无为上道

复次富楼那。菩萨摩诃萨。精勤供养诸佛塔寺。敬心以好花香缨珞涂香末香幡盖妓乐种种供具而以供养。菩萨成就此第二法。能得具足一切功德。尔时世尊。欲明了此义。而说偈言。

菩萨以上妙供养上智塔

花香及幡盖以求上智慧

以此功德缘受身常端正

饶财多宝珍眷属具成就

必定于菩提常安住于法

在在所生处功德转高增

诸王所恭敬天龙神常念

一切诸众生亦皆共恭敬

若人供养佛现在若灭后

所生得供养常在无难处

复次富楼那。菩萨摩诃萨。常当勤心供养于法云何名为法。云何名供养法。名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四禅。五根。五力。七觉意。八圣道。止观明解脱。三解脱门。尽智。无生智。是名为法。云何供养。于是法中如所说行随顺不逆。生欲精进具足修习。是名供养法。复次富楼那。供养法法名。如是等经信解思惟。分别随顺心不违逆。是名供养法。菩萨成就此第三法。能得具足一切功德。尔时世尊。欲明了此义。而说偈言。

常勤供养法如所说中住

闻深空妙法其心不违逆

故身常端正亦得乐说辩

如我所赞法以此转高增

复次富楼那。菩萨摩诃萨。勤心供养如来圣众。若花若香。若以璎珞。若以末香。若以涂香。若以幡盖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资生之物。若起僧坊。若立园林。若经行处。若以浴池。若以井泉。若以人使如是等余供养具。种种供养如是圣众。菩萨成就此第四法。能得具足一切功德。尔时世尊。欲明了此义。而说偈言。

无上供养具供养如来众

以此功德缘所生多财宝

身色常端正亦得乐说辩

具足诸功德智慧转高增

供养正直心无我我所者

以此智因缘生处得供养

诸佛所称赞四法常亲近

所生常尊贵功德转高增

喜欢大宝积经请大家收藏:大宝积经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