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376章 爱情的辩论(第一人称)(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好。”我扯了扯嘴角。

下一段?就在眼前?

我现在满脑子不受控制的都是“他”。

何以消愁,唯有杜康!

卡维敏锐地捕捉到我笑容里的勉强。

他以为我是不信“爱情”了,立刻切换到了他的专业领域,试图从理论上证明“爱情”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你看啊,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类对亲密关系的需求是根植于……”

这引来了另一位学者的“高度关注”。

“爱情?”艾尔海森像是听到了天底下最荒谬的谬论,他轻轻推开了眼前的餐盘,似乎准备要进行下一场辩论。

冥冥之中,我有种不好的预感。

艾尔海森的声音不高:“身为一个学者,你竟然还在相信并宣扬这种‘社会规训下的集体幻想’,我真为妙论派未来的学术氛围感到忧虑。”

他毫不留情地、彻底地否定了“爱情”这两个字存在的合理性,仿佛那只一个错误的符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卡维立刻炸毛了:“什么叫‘社会规训下的集体幻想’?艾尔海森,你太极端了!它在心理学、社会学领域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维系家庭,创造艺术,推动文明……”

“按照你的说法……”艾尔海森打断他,语气平静:“你被人设计骗走的那些摩拉,也起到了促进货币流通、刺激经济发展的经济学作用。所以,你被骗是合理的,甚至是有益的?”

“而且,你所讲述的那种虚无、充满了主观臆断的‘爱情’观念,完全说不通。很显然,‘爱情’或者说所谓的亲密关系吸引力,是完全可以被量化的变量组合,其本质完全取决于双方需求的契合度。”

“而这种需求,最底层的驱动力,不过是生物在繁殖过程中筛选优势基因以最大化后代生存几率的原始本能。”

“所谓的‘感觉’,不过是这套复杂筛选机制在意识层面的模糊投射罢了。”

“艾尔海森!”卡维开始反驳:“‘爱情’没有你说的这么肤浅和功利!如果真像你所说,只有‘优势基因’才能获得伴侣,那为什么现实社会中,那么多在传统意义上并非‘优势’的个体也能拥有幸福的伴侣关系?你该如何解释这个现象?”

“很简单。”艾尔海森几乎是秒答,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个问题:“人为干涉,或者系统误差。人为干涉包括社会规训、文化传统、经济捆绑等等后天因素对原始本能的扭曲和覆盖。至于系统误差,则是个体在信息不对称、认知偏差、激素水平波动等影响下做出的非最优选择。”

我的天……要不我现在溜走吧?

就不陪他们二位“写论文”了。

趁着他们针锋相对、火花四溅,我悄悄低下头,手伸进随身的小包里,准备拍钱走人。

卡维显然被艾尔海森这套滴水不漏的理论激起了更强烈的胜负欲:“那你怎么解释,当一个在世俗标准下更‘优秀’、更符合‘优势基因’定义的异性出现时,统计数据显示,绝大多数有稳定伴侣的人并不会因此抛弃原配?”

“又怎么解释,历史上和现实中,很多人会为了所谓的‘爱情’,放弃唾手可得的巨大利益、权力,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存优势’?”

他试图找到艾尔海森理论无法解释的漏洞。

艾尔海森依旧冷静:“你所谓的‘更优秀的繁殖对象’在个体生命历程中出现的概率本身就很低,尤其是在已经建立稳定关系的情况下。”

“其次,你引用的那些‘统计数据’,其调查问卷的设计本身就充满了主观诱导性,数据的可靠性和解读方式都值得商榷。”他毫不留情地否定了卡维论据的根基,然后针对第二个问题:“至于人放弃‘生存优势’的行为,这恰恰证明了‘爱情’的非理性本质。”

“这种行为通常是在特定情境下,由体内激素,水平异常升高所驱动的冲动性决策,严重偏离了理性计算下的最优解。这是生物机制的缺陷,而非‘爱情’伟大的证明。”

“那个……”我深吸一口气,趁着艾尔海森话音落下的短暂间隙,试图插话,“我……”

艾尔海森听到我的声音,第一次他的目光停在了我的脸上,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剖析?

他接下来的话,不再是反驳卡维,直接刺向了我——这个此刻正试图逃离的听众。

喜欢钟离先生,我们不能摸鱼了请大家收藏:钟离先生,我们不能摸鱼了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